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乙】(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选自贾谊《过秦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死,死国可乎______

(2)楚人______

(3)王侯将相有种乎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扶苏数谏故       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陈胜、吴广谋曰   当立者公子扶苏

C. 项燕楚将         贤能之用

D. 楚人怜           二世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对甲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B. 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 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 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5.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1.(1)同样(2)爱戴(3)难道 2.D 3.(1)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借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人的首发(或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2)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会死去六七个(或:但是戍守边塞的人有十分之六七会死)。 4.B 5.《陈涉世家》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策划(谋划)、舆论准备和发动起义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三个词都是古今异义词,如“等”:同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两句中的“之”都是代词,代人。A前者“因为”,后者“把”。B前者“于是、就”,后者“是”。C前者“担任”,后者“被”。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 3.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诚”“唱”“藉”“第”“固”“十六七”等词语的翻译。 4.试题分析:B项“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错。“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目的是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结果。跟“得到神灵的庇佑”没有关系。 5.试题分析:比较阅读。考查表现内容上的侧重点的不同。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比较的基础。一个侧重写起义策划、舆论准备和发动起义的经过;一个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前者叙述主要事实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陈胜的形象;而后者是篇议论文,用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来论证秦灭亡的迅速。以证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试分析“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下文的语意,仿照画线句子,填写出两个句子,并与上文构成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艺术函授大学是一所总部设在北京的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特点的以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大专水平的书画人才为宗旨的学校。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4)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5)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正在这样做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我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选文出自英国作家_______的《_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这部小说最鲜明的特征是丰富的想象和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