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鹿柴①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②...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鹿柴①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②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①鹿柴:在今陕西省蓝田县的辋川,是王维晚年隐居的地方。②返影:落日的光辉

1.王维这首写景小诗,一直广泛流传,妇孺皆知,但是诗中一、二两句既说“不见人”,又说“但闻人语响”,是否矛盾?请赏析这种表现手法。

2.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不矛盾。作者运用“不见人”直接表现鹿柴山林中的幽静特点,并以“人语响”以动衬静,反衬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 2.诗歌流露出诗人对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对宁静生活的渴求、向往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法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揣摩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这句诗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本文,完成小题

文明旅游,你做到了吗

【事件回放】

(一)2017年1月29日下午2点半左右,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一人死亡。根据死者张某同行人员李某某陈述并现场指认,当日下午2时许,张某与亲戚朋友6人到雅戈尔动物园北门,其中4人购票入园,张某、李某某未买票,从动物园北门西侧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再爬上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围墙外侧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顶部装有70厘米宽网格状铁栅栏)。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李某某未进入。2017年1月30日,园区的视频录像证明该男子没有买票,是翻越动物园外面的围墙,直接跳进虎园的。

(二)人间四月天,繁花烂漫时。春天来了,居庸关下桃花盛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欣赏一番S2火车穿越居庸关花海时的美景,随着大批游客的涌入,一些素质不高的游客开始做出伤害风景乃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3月29日消息,游客为拍花海逼停列车,为了近距离欣赏居庸关花海,游客逼近S2线火车,这列火车在今年春天就被逼停了多次,火车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居庸关山路被迫暂时封闭。

(三)据报道,有灿烂的阳光相伴,人流差点挤爆了4月的西湖景区,同样挤爆了的还有共享单车,在西湖边、延安路沿线等热点地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乱象屡有发生。无独有偶,清明假期,深圳湾公园被共享单车攻陷,整个下午人车爆满,公园方估计有超万辆单车进入公园,游玩之后随意堆积停放,给园区内其他市民出行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

【数据看点】

(一)国家旅游局2016年6月初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59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

(二)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不文明行为

乱丢垃圾

不尊重风俗习惯

对景区规定不以为然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插队

随地吐痰

投票结果

72%

31%

13%

46%

8%

65%

 

(三)携程网关于2016年中国游客文明程度提升的调查:

【国家政策】

为了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2015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暂时办法。这项被称为“游客黑名单”的制度决定,将游客的6种不文明行为纳入了被记录的范围。截至目前,已有20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将会受到包括交通运输、海关、边检,甚至是金融的联合惩戒。

2016年以来,国家旅游局还将游客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将原先规定的6种不文明行为增加到了9种。同时,根据新的办法,“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也进了一定程度地延长。(摘自“国际在线”,2016年8月22日,有删改)

【观点评论】

【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袋子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罗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新华网)

【观点二】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经常成为舆论焦点,但是从多个热点事件看,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因不文明记录被美国遣返、大闹济州机场被捕、泰国自助餐大虾、女游客洛杉机场打人……最后都发现存在很大的误解和疑点。中国游客有被“妖魔化”的趋势,除了文化的冲突,还有部分原因是部分境外媒体和网民的偏见,同时国内舆论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网)

【观点三】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来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与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1.阅读【数据看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数据结论。

2.国家旅游局曾发布“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如:“旅游美时美刻,文明随时随地”,请从修辞以及内容角度作简要分析。

3.冯骥才说,“要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请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出现旅游不文明现象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4.你同意【观点评论】中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花开不寂寞》,完成小题。

花开不寂寞

①那年初冬,我赋闲在家,整天无所事事,便隔三差五地爬上我居住的那座七层楼去散心。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看云舒云卷,观日出日落。

②不知是被人淘汰呢,还是遭人废弃?楼顶平台上横七竖八地杵着 十 来盆叫不上名字的花木,它们荒芜落寞,无人问津。

③原先,我没怎么在意,总是视而不见;后来,随着登楼次数的增多,开始瞅那么几眼;最后,发自内心地关注起来。我知道那些花盆有几个是塑料的,有几个是粗瓷的,还有一个竟是用烂脸盆改装的。尽管材料不同,大小相异,但有一点是相近的,那就是每一个花盆里的花木或焦黄枯萎,或残枝败叶,弥漫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无奈。

④我曾想给他们浇水、修枝,但一想到“师出无名”便放弃了。

⑤我曾想给他们松土、施肥,但一想到这么高的楼层,即使花红叶绿,又有谁知?于是作罢。

⑥我唯一能做的是将花盆摆放整齐一些,再整齐一些。

⑦时光在我往返楼顶的脚步声中悄然流逝,那些花木依旧憔悴、萎蔫,每况愈下,先前的那种淡淡寂寞宛如一丛生命力极强的藤蔓,葳蕤着在平台上蔓延开了。不见一只蚂蚁来拜访,也没有一只飞虫来做客,唯有凄风苦雨常来造访,使寂寞更加黏稠、绵长。

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寒风凛冽,霜冻过后花木的叶子全秃光了,这里愈发显得萧索、颓败。那棵栽在烂脸盆里的花木耐不住严寒,守不住落寞,连枝带叶枯死了。没有了生命的躯干,很快被朔风拦腰斩断,不知抛向何方。我不忍心看它们那副奄奄一息、苦苦抗争的身影,心里暗暗担忧:它们怕是熬不过这漫长的霜冻期。从此,我再没有登楼。

⑨一天,风和日丽,突然想起楼顶上的那些花木,便三步并作两步跨了上去。一抬头,往日寂寞、萧索的平台上一派新绿,几十株花朵正在花盆里迎风招展,竞相怒放。我目瞪口呆,简直难以置信,先前那些萎蔫、颓败和濒临死亡的生命里,竟然蕴藏着一个烂漫的春天、灿烂的花季。我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却叫不出花名儿,只见粲然绽放的花朵姹紫嫣红,千姿百态。这样一边观花,一边感叹,一丝酸楚意味徐徐袭来,颇觉花儿开得不易,更觉花儿开错了地方,就在我遗憾地抬头天地之间,一双彩蝶不知从哪儿轻盈地飞舞过来,不一会儿,几只蜜蜂不期而至。这些小精灵们熟稔地绕着鲜花不停地狂舞、歌唱,蝶儿翩翩,蜂儿嗡嗡,刹那间,一个热热闹闹的世界奇迹般地呈现在花的笑靥上——花开不寂寞。

⑩凝望着这些生机盎然、生死共济的坚强花木,我突然大彻大悟:花木们无怨无悔的追求,千辛万苦的磨难,一点一滴的积蓄,不正是为了实现“花开不寂寞”这个坚定的信念,才百折不挠,活出了今天的精彩吗?

(11)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有少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步履维艰,度日如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因自身的劣势而自惭形秽,无意苦争春,错失了人生平台上那一次又一次展示自己花季的绝好机会。其实,有时候,我们就像平台上那些无人问津的花木,遭人遗忘,饱经风霜,不时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这种时候,对于人的生命而言,信念才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尽管坚持信念,要忍受寂寞漫长的霜冻期,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艰辛,但只要“花开不寂寞”的信念还在,不懈进取,寂寞的人生平台上总会开出绚丽的事业之花。

1.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楼顶的花可能是被人淘汰或废弃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2.第⑧段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要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4.文章意在写花开不寂寞,为什么开头部分却极力描述花的荒芜落寞,无人问津,寂寞、绵长呢?

5.请简要谈谈你对标题“花开不寂寞”的理解。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古今中外有太多文字在描绘人与人之间的“遇见”,认真阅读下面文字,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遇见的是哪位人物。

(1)他是个面容瘦削、 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 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2)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是很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请你写一段推荐语(从内容和写作特色两个角度写,字数80左右)。

 

查看答案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2)夕日欲,沉鳞竞跃。

(3)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5)……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6)横上蔽,在昼犹昏。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空鹿饮溪。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

(7)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