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锦幛(zhàng) 荇藻(xìn) 干瘪(biě) 荣膺(yīn)
B. 蓬蒿(gāo) 虔信(qián) 慰藉(jí) 潺潺(chán)
C. 蝼蚁(lóu) 隐匿(nì) 捯气(dáo) 黝黑(yǒu)
D. 骸骨(hái) 绯红(fēi) 倒坍(dān) 纤绳(xiān)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的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1.本文以 为线索。
2.体会文中加点的动词的表达效果。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3.作者开篇就赞美白杨树,接下来却写起黄土高原,为什么?
4.用原文概括黄土高原的特点:
5.文题是“白杨礼赞”,其“礼赞”的含义是( )
A. 表示高度的赞扬 B. 表示尊敬和赞美
C. 表示某种礼貌风格 D表示以最高的礼仪来赞美
捕蛇者说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____________)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__________)
③又安敢毒耶(________________) ④汪然出涕 (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 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 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 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4.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
B. “安敢毒耶”回应前文,说明整个大段叙述都是对“若毒之乎”的回答。
C. 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与现代的杂文相似,是议论文的一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本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_______,他和苏轼、_________并称文坛“三苏”。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