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1)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 与书籍相伴的曰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曰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題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丰富,习惯的养成,技能的提升,阅历的增长以及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天长日日久的坚持与积累。

请以“积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1)与书相伴的日子 书籍是我最好的陪伴。它教会我很多,也带给我很多。我所有的思想都源自于书籍。 有人说,爱读书的人是孤独的。确实,孤独是因为缺少陪伴。但读书的过程中却并不孤独,因为有书相伴何来孤独? 我读书可谓是如痴如醉,及其投入。也曾经很多次在课堂上看书、在班主任训话时看书等。如此不分场合的看书,也被老师批评、警告过很多次,也没收过我的书。却也没能阻止我对书籍的迷恋,书籍对我有总不能言表的吸引力,让我为它沉醉着迷,牵肠挂肚的。它就是我的情人一般。 在那些无所事事、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我便读书,各种类型的书。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保尔柯察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品《红楼梦》感叹人世的人情世故;赏唐诗宋词,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比起读小说,我更喜欢读诗词。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不尽天涯路。”十几个字,千百人读却有千百种滋味。诗词最动人之处,不仅仅在它有情有理,更有画有趣。从哪短短几行中品出人生的千滋百味。 读故事时,那其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色彩鲜明地人物。就映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尤其是你放下书本时,却仍不舍其中情节。仍是牵肠挂肚,万分不舍。若读到一本好书,则更是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读完它,但读完后,却还是念念不忘。有时一本好书要读上好几遍,才肯放手。 读完一本书,隔段时间在读又会有新的体会。对它有新的认识。所以人说开卷有益,确实如此,常翻书,就常有新的理解体会。书中藏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书中有的不仅仅只是这些。里面有的是一个世人所盼的桃花源。 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有时会被外界因素所束缚而不能选择旅行,那么读书便是最好的选择。闲暇时,独坐一方,捧一本书,享受一段闲情逸致。 与书为伴其乐无穷也! (2)积累 古人云:“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又云:“圣贤之学,非造次之成,须在积累。” 酒越陈越香,学问亦是如此。一学就懂,只说明觉悟高;一学就会,也只说明其聪慧通达。倘若不适当积累其所懂所会乃至所不懂所不会,恐怕此等学识,也如那一缕青烟,随风而散罢了。 纵观古今,文坛之名学名士,哪一个不是依其积累素要,再加酝酿成良文,而靠其闻名于世。古人的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如今的亦是如此,这难道还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书法史上的“二王”,也就是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他们凭借着精湛的书法技艺,颇负盛名,他们的成果无不是一点点的积累与磨练而成。王献之书法练得烦了,请求父亲讲一道练字秘诀;王羲之指着装满水的七口大缸言道:“水尽功自成!”献之用完水,方知积累与磨练唯成功之道也。 蒲松龄的一圣举:摆下茶摊,行人若能提供与他鬼神故事,就可免费喝茶休息。这一圣举助其收集了大量有关神鬼之说的素材,真可谓花尽心血,才有了今天所见的《聊斋志异》;这部作品本身更是以揭示黑暗的社会生活为要,发挥了其本身的作用。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这是一个怀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与忠诚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员贾兰坡先生的至理名言,也为他光辉的一生缀上点点星火。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在有战争的背景下,贾兰坡记录了周口店发掘资料,不料在“文革”中毁弃一空;正如他所说的,他依然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与真诚再次谱写了一个科学家的忠诚与敬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次长途的跋涉;求知要靠积累,而积累要在专与勤。它不是一时、一地抑或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对我们恒心与毅力的最大考验。 人生之路颇多坎坷,求知生涯也苦汁良多;做一个有学问有求知欲的人,首要任务应属积累,不管是积累经验、渠道、“水分”、材料等等,其必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解析】(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相伴”的意思。“相伴”的可以是实指,如亲人、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虚指,如知识、憧憬、信念等。不管实指还是虚指,在写作中不应局限于所给材料,完全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思路。可写父母师友的呵护与帮助一路相伴,具体事物的一路相伴,也可写抽象事物的一路相伴。写作时可遵循以下思路来写。朋友遇到挫折,意志消沉,自己陪伴他一路走来,帮助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也可以写奶奶年纪大了,我懂得了亲情的可贵,求学之余,陪她聊天,让她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无论是哪种立意,都要注意以细节感人,以真情动人,切忌泛泛而谈。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点睛:这一题目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适合写记叙文和边叙边议的散文。如写记叙文,为避免简单化的“一事一果“的写法,可采用”一事”详写、同类事略写的方法,一定要插入必要的议论。如写散文,则要注意“多事“对”这样“的指向性,揭示其长大的内在联系。采用此文体,做到“一线贯穿,形散神聚”是关键。 (2)该作文是一篇话题作文,难度适中,关键是明白“积累”的重要性,荀子给我们留下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的就是我们在做事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知道了它的含义,作文就好写,否则就有一定的难度。本题目可采用增删法来写,这是话题作文拟题的一种常见方法,本文应使用增加法,比如在“积累”前加入相关字词,使“积累”的内涵缩小,写作难度就会降低。可以这样构思:可以写一篇关于“积累”的记叙文,主人公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更可以是历史上的人物,叙述他(们)因为积累而成功的故事,从中获得感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查看答案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负势竞:向上            横柯蔽:在上面

B. 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C. 鸢飞天者:叫            窥谷忘:“反”通“返”, 返回

D. 猿则百叫无: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C.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 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给抗生素“把把脉”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出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曾经只需__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卡、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出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厂家、药店、医院,受到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理整顿效果有限。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1.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细菌都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B. 很多耐药细菌毒力很强,所有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C. 人感染超级细菌CRKP后的死亡率达到了35%左右。

D. 如今肺炎球菌出现了新种,上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2.第①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

4.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给抗生素‘把把脉’” 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___________

片断三: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4.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查看答案

默写。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河豚欲上时。

(4)统领《关雎》,今天已成为赞美女性的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惠崇春江晚景》中蕴含“实践出真知”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