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 秋 赋 丛维熙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

【一】

秋 赋

丛维熙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匆的。唯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念的。

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作“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唯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的含意是什么?

3.自然界的别离和人类的别离有什么区别?请简要分析。

4.这篇文章巧妙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同样是写秋天的景物,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情。请在下面借秋抒怀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具体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激励人们珍惜生命并让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 2.年老时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回想青春年华时的欢乐。 3.自然界在感伤的别离中,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再没有重来的希望。 4.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由自然界,想到人类;由白发老人,想到自然;由人生悲凉,想到珍惜生命 5.示例:《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描写了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 苍凉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绪 【解析】 1.试题分析: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能表达这种内容的关键句。如可抓住关键句“唯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等句进行整理提取。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要句子含意的把握。“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要理解好“他们”指的是谁,“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的意思。可从年老时回想青春年华时的欢乐的角度考虑作答。 3.试题分析:纵观全文,作者用两句话概括比较了自然之秋与人类之秋的不同:一个是长相思,永不离;一个是长相思,永别离。自然界的别离中,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而人类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再没有重来的希望。理解文意是答题的关键。 4.试题分析:考查联想的手法的运用。本文的联想手法运用的比较多。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如文中的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都属于联想。此题是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和对联想手法的把握。 5.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同样是写秋天的景物,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情。《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绪。而刘禹锡《秋词》的“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此题也是在考查景情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同学们准备把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两个栏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的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病句。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A]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B]与书本阅读相比,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如果缺乏自律意识,不能正确对待,中学生是容易染上网瘾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A]处画线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B]处画线句中成分残缺,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是_________投胎转世的;他自幼出家,法名是_________

(2)《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是让多少人渴mù的青葱岁月啊,它是一段值得骄傲的时光,是一段学会坚强的记忆,更是一顿成长的饕餮盛宴。踏着青春的气息,我们告别了年少的懵懂,踩着那斑驳的快乐,我们在奋斗的路上前行。青春是湛蓝的,像天空一样拥有活力与宽容;青春是火红的,像火焰一般燃烧希望与热情                        。带着对未来最美好的希冀、没有张皇失措、没有疏lǎn,只有对责任最庄重的誓言。不管是失败和悲伤,还是成功和快乐,青春就是一次次不断的努力与超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_____   张皇失措_____   lǎn_____

(2)结合语境,说一说文中加点词语希冀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②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

请补充题目《渴望得到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