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①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①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国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

③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

④小行星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积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这些彗星受到外国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这样带来了大量的水。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

⑤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了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67.5亿吨。然而与先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x103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⑥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里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就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100摄氏度之间。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冰冻了,所以不会有很多液态水。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第④段中加点字“这条线”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水的来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5.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和星际尘埃物质都有水。

B. 彗星将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C. 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

D. 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

 

1.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的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一一雪线。 2.列数字作比较体准确突出(强调)说明了太阳风形成的水少。 3.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是有水存在的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 4.文章第②段写的是地球本身有水存在,是一个内部原因,而文章第③段开始写外部带来水,是一个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太阳系的所有物质都含有水”是地球水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第③段与第④段紧密相接,说明地都是“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大量水”同一内容,所以不可分割。 5.B 【解析】 1.本题的考点是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从“小行星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这句话可知,“这条线”指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雪线。 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这段话很明显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此外,“然而与先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x103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九牛一毛”强调了太阳风形成的水极少。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从“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就可以概括出水的三种主要来源。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的把握以及说明顺序的分析能力。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说明地球水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另外,“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这句话与第④段的内容紧密相接,不能分开,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有误,应为“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C项有误,应该是“每年几乎产生了1.5吨这种‘宇宙水’”;D项有误,从“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冰冻了,所以不会有很多液态水”可以看出星球表面的温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间有游僧

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佛作手取物状_________        (2)其佛手必磁石_________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

A. 先用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

B. 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

C. 先用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

D. 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

3.“举国信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4.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③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第③段作者将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进而对黄生提出____________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封侯,匹马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觅:寻找    B. 戍:守边

C. 暗:黑暗    D. 秋:秋霜

2.词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3)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            (《观猎》)

(4)__________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身边的老师,同学,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请选择一位,深入观察,为他们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

⑵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