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孟母迁      三:____________              (2)乃    去: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真可以处居子矣。

3.你同意孟母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1.(1)多次(2)离开,搬走 2.这才真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3.同意。因为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应该注重环境的选择。 不同意。因为搬家也不容易,应好好培养小孩有坚强的性格,有抗干扰的能力。 【解析】译文: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同时注意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这样才能将词语解释的更准确。该题考查的词语较为简单,注意“三”是约数,表示“多次”,“去”是“离开”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一般翻译原则和方法,以及自己积累的文言词汇,做到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语句通顺简洁。该题句子注意“处”作安顿讲,这句话我们可以翻译为:这才真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表达。所选文章讲述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几次搬家就是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环境对于成才所起到的辅助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文章过分夸大了环境造就人的作用,总之要言之成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 月色入     木兰当    B. 念无为乐者          未复有能其奇者

C. 解衣睡     夕日    D.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来风雨声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起行   其人舍大喜    B. 相与步中庭    至夏水襄陵

C. 念无与为乐   卿今才略    D. 盖竹柏影      不以疾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B. 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 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查看答案

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写出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C. 诗中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D.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朝著名诗人,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2.对文中第⑦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例子   打比方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列数字   分类别    D. 打比方   作诠释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过去的一年与人的年龄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正比:年龄越大,过去的一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小。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得以首次全面报道,这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 《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瓦解了种种歪曲共产党的谣言。

C.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了众多共产党领袖的家庭环境,也追溯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

D. 在陕北期间,斯诺拍摄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的内容必须真实,不能虚构。

B. 苏洵、苏轼、苏辙因为诗词写得好,都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

C. 新闻,也叫消息,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D.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