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 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 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 始一反焉(始:开始)

C. 观者如堵(堵:墙)    D. 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 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 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 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 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1.C 2.B 3.C 4.(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撼。 【解析】 1.试题分析: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两句中的“之”都是代词。A前者“敲打”,后者“磕”。B前者“将近”,后者“况且”。D前者“赞成、赞同”,后者“左右”。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B.始:才。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C中甲文段没有运用对比。 4.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曾”“损”“垂”“成”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如太行、王屋何”固定句式的翻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鉴赏

赤壁   杜牧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____。诗人杜牧和_______合称“小李杜”。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

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

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查看答案

腾讯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昆虫记》参赛。请你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篇精彩的推荐语(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去年(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 50周年    B. 60周年    C. 70周年    D. 80周年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野望》)

(2)乱花渐欲迷人眼, ________________  。 (《钱塘湖春行》)

(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4)《饮酒》(其五)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7)《春望》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的心情,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