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晚泊孤舟古祠下,______________。(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7)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经意间,我们已然告别天真烂(màn)____的小学时代,开启了充满希望、充满诗意的初中生活。在每一个清新的早晨,窗外的阵阵桂花香应和着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仿佛正在(yùn)____酿着一个个彩虹似的梦。闻着文字间流(tǎng)____着的水墨之香,我们将穿越金秋高(miǎo)____的天空,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选自《西游记》)
1.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3.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成功、后悔、感动、哭、笑……”等,再写作文。②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地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身体不大好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呵,你以为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二十万?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账。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根据文意,用简洁担当语言补充故事情节。
哥找第筹资修桥,弟①_____ →哥②_____,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③_____,哥至死不理解弟的心思。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
4.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哥弟中谁的名字更应该刻在名人墙上?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贷粟(sù):借粮。 ②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③鲋(fù)鱼:鲫鱼。 ④波臣:海神的臣子。 ⑤激:引(水)。 ⑥常与:经常在一起的,这里指水。 ⑦无所处:没有地方安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庄周忿然作色/其人舍然大喜
B.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两狼之并驱如故
C.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顾野有麦场
D.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得一人之使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 我 将 得 邑 金 将 贷 子 三 百 可 乎?
3.庄子借此故事要表达什么意思?你能说出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