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以文学的名义飞翔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和鼎盛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以文学的名义飞翔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和鼎盛期。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怀揣文学梦想,都想头戴一顶熠熠生辉的诗人光环。

②我背着行李从偏僻农场来到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是最早走进307宿舍的一个。铺好床被之后,斜靠在床头,掏出席慕蓉的诗集阅读。那时候,我正痴迷于诗歌创作,已经写完了三大本几百首诗歌。第二位走进来的男生看到我手里的诗集,顿时眼放光芒。“我叫方如果,也喜欢写诗”。待到张庆春和杜焕青分别拿着《诗潮》和《诗林》走进来,我豁然觉得来学的不是法律,而是诗歌创作。

③那时候,出名真是很快。学校广播站播了我们四人的几首诗,307在学校俨然成了文学高地。于是我们决定办一份文学校报,取名《诗爱者》。

④经过项目论证和资金核算,版式为八开,半月一张。手推印刷机向学校借,蜡板、蜡纸、油墨、白纸四人凑钱。咬咬牙,从家里寄来的40元伙食费里,挤出10元——大不了多吃一周的咸菜,合在一起,可以保证每月出两期。说干就干,购置材料,挑选诗稿。晚自习和星期天,轮流在蜡板上一笔一划刻字,一张一张印刷。挥汗如雨,双手如炭。出到四、五期,就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校稿源剧增,常有外校投稿。

⑤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油印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作品却没有在公开报刊上变成铅字,就像养了一大群没有户口的孩子。

⑥我们把报刊的投稿地址抄下来,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写好,再毕恭毕敬地投进邮箱。每一封信就是一叶启航的小舟,载着小心翼翼的期冀朝着海洋深处驶去。

⑦第一个等来消息的是方如果。他在《塔城日报》上发表了一组诗。重要的是随样报还寄来了6块钱稿费单。我们合伙出菜票,在307摆下豪门盛宴。举杯的同时,我在心里不停默念,自己的哪一只舟船,正在返航的途中?

⑧终于有一天,接到杂志社回信了。做几下深呼吸,再慢慢打开——原来是我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此后,每月都能收到两三封退稿信。

⑨快放暑假的时候,张庆春高举着一份《诗歌报》,声音洪亮而颤抖:“我的诗发表了!”

⑩庆贺的晚餐上,我和杜焕青自然同病相怜,先相互赞美,再痛斥编辑,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还不到二十岁,只要坚持,总会有刊物发现两个旷世奇才的。

整个暑假我都处在创作的亢奋期,不停地写,不停地投。

回到学校,杜焕青的诗也在一张小报发表了。我成了最后一个稿件没有变成铅字的“作家”。

再参加《诗爱者》的出版活动,我都会产生惶恐,觉得自己有南郭之嫌。不知是积郁成疾还是肝火攻心,终于病倒了。勉强支撑了一节课,赶紧到校医室看病。年轻女校医一脸平静地检查完,拿出处方单问:“叫什么名字?”我报上姓名。她抬起头认真地看了我一眼问:“你就是熊红久?”我疑惑地点了点头。她回过头在处方上写下我的名字。“你的小说写得挺有意思的。”她轻声的一句话,对我不亚于一声惊雷,血轰然一下涌到头上。“你在哪儿看到的?什么报刊?哪一天的?文章是什么名字?”我的过度反应显然惊着了她。愣了几秒钟,她起身从医务室的报刊架上抽出一张报纸,递给我。“今天刚到的,《生活导报》。”我一把接过来,迅速翻到第四版,小小说《约会》,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我冲着校医说,“这张报纸送给我吧,不用开药了,太谢谢你啦!”

直接跑回了宿舍,一个人躺在床上。尽管我几乎可以把每个章节都背下来,但以铅字的形态再次阅览,依然心潮澎湃。阅读了四五遍,才渐渐平缓。把报纸工工整整叠好,放在枕头底下,仿佛枕着自己一生的命运,也枕着这个世界对自己文学才华最真实的评价。

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但一想到第一篇处女作变成铅字的过程,依然记忆犹新,依然怦然心动。

我知道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会带着你的灵魂飞翔。  

(作者熊红久,有改动)

1.下列对第⑦段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用“默念”写出“我”盼望发表作品的心理

B. 以“舟船”形象地比喻了稿件载着自己的文学梦想

C. 用“返航”照应前文投稿时的“启航”,想象丰富

D. 用反问写出我对同学的嫉妒和不想放弃的决心

2.段“我”“惶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概括文中对“我”文学创作影响很大的两件事:

(1)___________引起反响   (2)“我”在校医室___________

4.段画线句如果改为“什么报刊发表了我的文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含义和作用。

 

1.D 2.自己一直没有诗歌发表,好像没有真才实学却冒充诗人 3.(1)四个诗歌爱好者省吃俭用,利用课余时间油印文学校报在校内外引起反响(2)“我”在医务室看病却忽然得知自己的小说发表而激动万分 4.原文用了四个疑问句(或四个问号/四个短句),写出了“我”得知作品发表后的惊喜、急切的心理,改句语气舒缓,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5.表达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照应标题,也点明了主旨:文学能够带给人心灵的提升和充实,战胜现实里的困苦和打击,走向理想的境界。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不正确,“我”并没有对同学嫉妒。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我”“惶恐”的原因是自己一直没有诗歌发表,好像没有真才实学却冒充诗人。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注意对事件的概括意思要完整。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原文连用四个疑问句写出了“我”得知作品发表后的惊喜、急切的心理。 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理解和段落作用。对文章的理解要结合全文内容,表达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要结合内容来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

④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āo细zhuó”: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

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       

(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精diāo_______细zhuó______

2.第③段的“藏”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对⑦⑧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第⑦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B.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

C.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

D.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

4.有人觉得第⑥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家的经典著作《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恒过,然后能改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B. 第②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C. 第③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

D. 第④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

 

查看答案

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

(2)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3) 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

(4) _______________,不逾矩。                   (《孔孟论学》)

(5)_______________,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查看答案

读初中了,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了新的学校。在新的学校里一定发生了许多叫你难忘的事。请以“欢乐的校园”为题,写一篇反映初中生活的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或议论。②600字左右。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植物不失眠  乔 娟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的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选自网络,有删改)

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

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

3.段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 夜间气温低,容易产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

C. 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眠而造成的。

D. 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