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目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苹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本文作者是抓住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选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结合第一自然段内容,具体分析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这个中心句。
3.阅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②从语段中找出表明作者描写顺序的词语,并判断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4.本文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在文中,作者分别将阳光下的小山、雪后的山坡和村庄、冬天的济南比成什么?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5.赏析下面句子。
①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②不逾矩________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
④必有我师焉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站立)
C. 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D. 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绥化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真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①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早期甲骨文 晚期甲骨文 大篆 金文 小篆 简体楷书
②请根据谜面写出谜底。(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a.两目不同心相连。打一字:
b.一边是绿,一边是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打一字:
(2)【了解工艺】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众多民间艺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我们丰富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请写出两个民间工艺名称。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
(题文)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默写句子。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站在西湖河畔,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恰似《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我们班来,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下列句子中,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观沧海》的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