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老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D.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B. 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D. 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今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B. 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C. 辩论会上,他往往能够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
D.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下面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 应和(he) 风筝(zhēng) 贮蓄(zhù) 粗犷(guǎng)
B. 铃铛(dāng) 絮叨(dāo) 决别(jué) 侍弄(chì)
C. 分岐(qí) 荫蔽(yìn) 鉴赏(jiàn) 云霄(xiāo)
D. 恍然大悟(huǎng) 截然不同(jié) 争执(zhí) 抖擞(sǒu)
写作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经历或感想?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附注:通进司,掌文武近臣和地方官吏的章奏案牍。进奏院,京师收发递角的总机关,朝廷公文布告四,受理各部门章奏案牍。邮枢密院,中书省状告朝廷赏功罚罪,反擢用才能。
【材料二】
古代官府常见的通信方式
【材料三】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唐·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清华宫绝句 》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唐·杜甫《天边行》
【材料四】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传递官府文书。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一般老百姓传递信息,只有托人捎带,然而辗转传递,缓不济急且易延误遗失。我国古书中记载着不少“鸿雁捎书”一类的故事,可见古代人民通信多么艰难。
1.结合以上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官府常见的通信方式有击鼓传令、驿站、烽火台、飞鸽传书。
B. 宋代路、州、县上报中央的公文要根据不同内容通过递铺传给“通进司”或“进奏院”,再逐级上传。
C. 烽火台只能传递信息的大致内容,受外部天气影响大,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D. “一骑红尘”写的是一名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
2.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说说古代人民通信为什么那么艰难?
3.结合材料二、三、四,假如古代边关发生战事,皇帝通过怎样的通信方式才能知道具体详情?理由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邮驿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