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母亲和树》,完成小题。 母亲和树 张亚凌 ①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

阅读《母亲和树》,完成小题。

母亲和树

张亚凌

①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活成树就好了。母亲总爱拿树说人论事,在母亲的眼里,树是那么神奇,神奇到我们都应该当神灵般供奉着。

②我家茅坑边有棵杨树,打我记事起就很粗很高大了。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我想,是它心里的热情太高长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皮儿赶不上里面的生长速度。

③一次,母亲拍着杨树说话了。“这树呀,它肯定在寻思:把我栽到哪儿是人的事,长得好坏是我自个儿的事。人呀,都像树就好了。”见我满脸不解,母亲又说了:“你看,又不是栽在大门口,没人看没人理,还长得这么粗。这要是人,还不得憋屈死了?你不懂,大了就懂了。”茅坑边的一棵臭树,也值得夸赞?我还是不解。

④院子里有两棵树,也不知是谁在两棵树间绷了根粗铁丝,铁丝上穿满一节一节的竹筒,是用来晾晒衣服被褥的。母亲也经常说到院子里这两棵树,说时满脸都是敬畏。“树就是皮实,铁丝勒得那么深,树汁流过就流过,继续长——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搁在人身上,还不得破罐子破摔了?”

⑤记得看《士兵突击》那会儿,媒体对许三多好评如潮,说他身上有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放弃。母亲的评论很简单很明了,“像咱屋的树,不记疤只顾自家长”。

⑥母亲常指着门口那棵歪脖子树说我,在轻轻的数落声中,我童年的斑斑劣迹就穿越岁月清晰起来。

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当然是和对门的胖妞比赛了,她家的树本身就没我家的高大,站在地上,一抬手,就攀住树枝,荡起来自然没气势。

⑧时间一长,被母亲发现,自然挨骂了,可我还是不放过那棵树,照旧荡,越荡越高。母亲也就无可奈何了,“这孩子!……”懒得再搭理我。时间长了,先是我攀扯的那一枝斜下来,后来,整棵树看起来也歪了。

⑨1990年高考失利,我曾经一度很颓废,整天窝在家里羞于出门。母亲再次说起门口的树:“树的性子多强,压弯了,就弯长了;弄断了,从旁边再长。树不知道它遇上啥,遇上啥它都要长……人,就要学得像树一样皮实……”

⑩母亲还说起邻家婆婆,说她凄惶的境遇,说她就是像树一样的人。儿子不到30岁死了,儿媳改嫁了,撇下不到2岁的孙子;孙子好不容易拉扯到了18岁,争气得要去上大学了,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下水,就再也没有上来。多少年了,邻家婆婆现在精神不也很好?她是想通了,命里注定没人陪她,就得自家好好活。这人呀,谁不知道自家会碰上啥事情,碰上了,就得熬过去……

 母亲总爱拿树说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看着树思考。以至于在母亲已经走了的今天,我依旧喜欢用树的方式诠释人世。

 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岁岁年年,叶儿复绿复枯萎。一世的别离,我们尚且难以忍受,树的心里,怎能不填满了伤痛?

 母亲离去了,纵然心里装满悲伤,我也得好好生活下去。因为举目四望,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每一棵树下,都站着我的母亲

                               ( 选自《时光深处的柔软》,有删改)

1.本文写到了哪些树?它们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2.请根据句后括号内的提示,分析其表达效果。

(1)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2)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分析第⑦、⑧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内容,请你说出第段中划线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

 

1.①茅坑边那棵杨树:似乎浑身憋着使不完的劲儿,一个劲儿地猛长;②院子里的两棵树: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③门口那棵歪树:性子强,压弯了,就弯长,弄断了,从旁边再长。 2.示例一:(1)动作描写,连用 “飞奔”“扔”“跳”“攀”“荡”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少年时期的“我”顽皮、活泼的性格。 示例二:(2)运用比喻修辞,把树比作父母,叶比作子女,不仅形象,而且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3.插叙,交代歪脖子树的由来;为下文写母亲对我的劝说做了铺垫。 4.示例:母亲通过树对“我”的教育将影响“我”的一生。母亲已经和树融为一体,她也是像树一样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分别写出茅坑边那棵杨树,院子里的两棵树,门口那棵歪树的特点即可。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注意结合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赏析表达效果。 3.本题主要考查插叙的作用,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文中交代歪脖子树的由来,为下文写母亲对我的高考失利劝说作铺垫。 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同时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作用,一般重点句子都是点明中心,或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故事会】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的故事,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兰 溪 棹 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棹(zhào)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②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1)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是摇桨人分别从 ______________ 两个角度看到的景象。

(2)这首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______________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子夏曰:“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谭嗣同的《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B. 《西游记》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大闹野猪林等。

C. 《猎人笔记》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

D. 《镜花缘》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这一年写给他8岁幼子诸葛瞻的,所写内容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谆谆教诲,殷切希望,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

B.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所作,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等。

C.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D. 《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