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1月24日电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中新网
材料二:12月2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文物局等举办发布会,并邀请专家学者就“甲骨收藏与绝学振兴”展开讨论。
甲骨文既是研究汉字发展和中国早期历史的宝贵材料,也是我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甲骨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商代先民生产生活的画卷。比如从“璞”字的刻写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采玉的情景,在哪里能找到玉石、用什么工具开凿等。
让甲骨文从书斋走向大众,从“绝学”变为“显学”,还要在普及上下功夫。国家文物局领导说:“通过组织名家撰写甲骨文科普读物,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图书馆举办名家讲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甲骨文知识进行推广,尤其是在青少年中进行宣传普及。这样才能更大地激发民众关注甲骨文的热情,推动甲骨文焕发生机。”
——《人民日报》
(1)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国友人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代表“趣学汉字”社团给外国友人简要介绍甲骨文的文化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②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水浒》第四十三回中有个人物叫李鬼,现在特指混淆视听的人,也成了假冒的代名词。请简述小说中有关李鬼假冒的故事情节。
古诗文默写。
(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词起句往往描写景物来营造氛围,定下全诗抒情基调。《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深秋蒹苍露白的情景,营造出空寂凄清的氛围;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边塞特有的秋景,定下慷慨悲凉的基调;晏殊的《破阵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描绘生机勃勃的春景,为全词定下欢快愉悦的基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潮汛 文曲星 前扑后继 全神贯注
B. 企盼 蛀米虫 红装素裹 根深蒂固
C. 陨落 天燃气 斩钉截铁 神色张皇
D. 安祥 腊八粥 惊心动魄 断章取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模式/模具 称职/称心如意 博闻强识/有识之士
B. 教诲/阴晦 寒噤/正襟危坐 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 创造/创伤 咀嚼/味同嚼蜡 言行相顾/行家里手
D. 喧嚷/渲染 默契/提纲挈领 踌躇满志/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