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他(她)就是这样一个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

请以“他(她)就是这样一个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学校、老师、同学真实姓名。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我的家庭成员中,几乎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做过大事的或是见义勇为的。所以,一看到这个题目,我便有点为难。不过,家里倒还是有二个人值得一写,他便是我的哥哥。 我一共有两个哥哥,一个哥哥会带我出去乱玩;而值得一写的“他”却是那个不太带我出去玩的哥哥。他给我的感觉有些呆板,他的性格我不太喜欢,但无论如何,他是让我佩服的。 哥哥从小不喜欢读书,也是那种看到书便想逃的人,所以,在中考时,并未进入高中,只考进了一所技校,一所轮胎制造厂的技校。毕业出来以后,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稼胶轮胎工人,上班很苦,是那种三班倒的。也许就是这种苦,才有了他让我佩服的一面。 “做苦工”的哥哥开始发奋学习了,每每下班归来,草草吃了晚饭,便去上夜校了,于是,就这样日日夜夜的苦读。我哥哥本来是最喜欢看足球的,申花队的比赛场场不漏;外国比赛也一直在看。不过,为了学习,他全部都放弃了,连最心爱的游戏机也卖掉了。这点上,我真的很佩服他。现在已高三的我却怎样也丢不掉一个玩字。一年的努力下来,他考进了外国语大学的大专班,但他仍不满足,又是一年,考进了政法学院的本科。现在两门都在考,这种干劲,让我好佩服。 还有一次,他觉得自己胖了,便决心要减肥,于是,很早他就起床了,出去跑步。为了加强训练强度,他还在包里放了几块砖头背着跑步。如果换了我也许几天便坚持不住了,这种毅力,同样让我佩服。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我不太喜欢他,但却让我很佩服。 【解析】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以“他(她)就是这样一个______的人”为题,补充的词语就是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或品质特点,要围绕这个中心词语来写。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适当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裳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颀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 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 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 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 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老汪说:“每 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 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 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 事。

晚开店→____________→收野栗→______

2.写出加粗的语境义。

老汪说,气味不对

3.文章第六段中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老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结合下面这则名言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一如清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 ——(法)巴尔扎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语段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语段二】

“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之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味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这二十以下!

1.用一个短语概括【语段一】的内容。

2.揣摩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蕴含的情感。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3.【语段二】选自《______》,描写的人物是______

4.【语段一】中的鲁迅和【语段二】中的主人公都在为改变国民愚昧无知的现状而努力,他们的具体做法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 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⑤,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 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凡:总共。⑤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灌水阳,有溪焉              山川美,古来共谈

B. 得其尤者家焉                哀转久

C. 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三峡七百里中

D. 土累石                      势竞上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 负 土 累 石 塞 其 隘 为 愚 池

4.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愚”,并以“愚”来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这样做的原因。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送人之荆门

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 “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中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了新闻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们组的同学收集到以下两则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小 题。

【材料一】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绵绵秋雨中,2017南京马拉松赛随着发令枪声响起拉开帷幕,2.8万名国内外马拉松运动员和爱好者从南京奥体中心东门开跑。

本届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体育局主办,南京市体育局承办。比赛设置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健身跑、公益亲子跑4个项目。奥体中心、中华门、新街口、总统府、中山门、紫金山、太平门、玄武湖等众多南京著名景点和城市地标纳入马拉松线路。可以说,这条线路基本上覆盖了大半个南京主城区,南京的山水城林和虎踞龙蟠的金陵风光一览无余。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肯尼亚的选手Eliud获得男子组全程冠军,来自中国的柯海梅获得女子组全程冠军。

【材料二】

2017南京马拉松暖心收场

本报讯______   

10月15日,周末的南京下起了绵绵细雨,这座六朝古都更加多了些灵秀之气,尽管气温陡然降低了不少,但是来自国内外的2.8万名参赛者在秋雨中激情起跑,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雨中大片。按照惯例,在选手齐唱国歌之后,随着一声枪响,选手们开始起跑。据了解,比赛设置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健身跑、公益亲子跑4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亲子跑是一大亮点,有600组家庭、近2000名大小选手参加,此项的报名费用将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较去年相比,今年的南马时间提前了不少,目前正值秋季,并且此次赛事线路涵盖了众多南京著名景点,因此不少的参赛者对此次比赛评价颇高,他们称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玩转了南京的主城区。比赛过程中,南京警方出动9000警力,对部分区域的交通进行了管制,整个比赛期间秩序井然。

医疗保障是诸如南马这类的大型赛事中的重头戏,今年的南马期间,众多的医疗兔和急救人员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天十点钟左右,一名男子在距离终点100米左右发生了危机情形,医疗兔和急救人员紧急对这位男子进行急救,经过紧急抢救,男子转危为安后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为了帮助参赛者在赛后恢复体能,赛后服务区还为众多的参赛者准备了暖心的泡面,既可驱寒又可以补充体力,诸多选手对这一人性化的关怀伸手称赞,2017南京马拉松也在一场秋雨过后暖心收场。

1.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2.请给材料二的新闻补写导语。

3.如果你是汇文学校特派记者,将对南马做一次釆访,请完成下面的釆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17年10月15日

釆访对象

 

釆访目的

 

釆访方式

访谈、拍摄照片

釆访器材

纸、笔、录音笔、照相机

釆访问题(针对釆访对象至少设计三个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