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文化积累——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老大哥等刘思扬完全记熟以后,才...

(题文)文化积累——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老大哥等刘思扬完全记熟以后,才解释道:“这首诗,是我从白公馆移来渣滓洞的时候,齐晓轩同志话别时写的。那次我们从成都监狱被押来的整批同志,几乎全部牺牲了。我记得罗世文、车耀先他们牺牲那天,还绑了一个姓华的老头子去陪杀场……”老大哥又说道:“那时候,我们准备越狱,但是条件太差。这就是诗上写的‘共话雄图’的涵义。凭着这首诗,老齐他们会相信你的。如果把你送到白公馆,你告诉老齐,我们的‘雄图’正在准备,和地下党已经建立了联系,我们和白公馆的联系,也一定能建立。”

①此段文字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

②这篇小说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建立的集中营一个是白公馆,另一个是_______。“姓华的老头子”叫______,小说中面对酷刑,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的共产党员叫 ______ (人名)。

 

①红岩 ②渣滓洞 华子良 江姐(江竹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红岩》的阅读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篇段积累——把韩愈的《马说》补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

②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④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给注音写上汉字。

岁月如诗,每一天都是一首kuài_____ 炙人口的诗歌,我们在如诗的日子里,静静地去感受,去寻mì____,也许不是每一首诗都节奏欢快,偶尔的悲情伤感,更有韵味。我喜欢秋日的清凉、méng____胧以及神秘,她不同于夏日的guō____噪。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请以“忘.不了那个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700 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 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 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家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②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 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③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

④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⑤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 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 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 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 好在哪儿,不知道。

⑥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 的念头……

⑦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⑧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⑨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⑩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 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还是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 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 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 “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 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 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 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于我而言,啥都没有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

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

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童年、 童年、 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

年有任何闪失。

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

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作者乃同一人。

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 1944 年。

1.阅读文章,你认为标题中的“放学路上”还指什么?它为何会消逝?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还是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

(2)如果将第段中加点的“生”字改成“写”,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 1944 年。

3.依据文章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在第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 那

如今的孩子,则是 童年、 童年、童年了。

4.从记叙顺序看,文章⑦-⑩第段属于_____,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