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吕氏春秋》,回答问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

阅读《吕氏春秋》,回答问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①。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③。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知友:朋友。②得无:莫非。③疾耕:努力耕田。

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

(1)及 其 家 穿 井 (2)于 是 退 而 疾 耕

2.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1)家无井而出溉___

(2)宋君人问之于丁氏___

(3)齐人有猎者___

(4)人不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4.从【乙】文中的齐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

5.从【乙】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1)及 /其 家 穿 井 (2)于 是 /退 而 疾 耕 2.(1)从井里取水(2)派,让(3)喜欢(4)应答,回答 3.(1)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2)不只是打猎,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4.自尊心强,不服输,善于思考,勤于劳作 5.在办任何事情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或:如果遇到困难,善于思考,努力学习或工作,困难就能解决。 【解析】选自《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 年代:战国 参考译文: 甲: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乙: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乡里邻居。(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全部都是这样。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1)句的意思是“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2)句的意思是“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对”在这里是“应答”的意思。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道”“闻”“独”“尽”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从“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可知其自尊心之强;从“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可知其善于思考;从“退而疾耕”可知其勤于劳作,吃苦耐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与浩初上人① 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释:柳宗元早年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这首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①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船上所见景色,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田家炳中学拟开展“我爱阅读”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栏目设置。学校动员各班创作一份手抄报,请仿照示例,另行设计两个栏目。

示例:名著推荐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阅读调查。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竞赛。在学校开展的名著知识竞赛中,你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①以上材料出自 _______(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篇名)

②你认可材料中的教育现象吗?请结合文中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A 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唐僧师徒经历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chuán dì着执着信念、勇于斗争的精神力量;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悠扬着春的 làn màn可爱的水藻用终年 zhù xù的绿色装饰了济南的水……在语文世界里,一片片光云影尽收眼底,滋润心田的是一股股清泉细流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A处应填入的标点是_______

3.为了使全句更加工整优美,划线部分应改为 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以“在风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