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欢刈麦》)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亲贤臣 远小人 (4)只恐双溪舴艋舟 (5)但惜夏日长 (6)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 (8)沙场秋点兵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类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类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晖”“舴艋”“窈窕”“逑”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留在灵魂深处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以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吗!”

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

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

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

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同时把筷子递给小弟弟。

小弟弟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吗!”

1.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事情

“我”的态度行为

小弟弟的态度行为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

我一声喝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

走到一个凉粉摊前时

“我”去拉小弟弟,把他提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卖凉粉师傅炒凉粉的诱惑时

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

 

 

3.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说说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1)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2)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

4.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弟弟这一人物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5.假如把文题改为“难忘的欢喜”好不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白岩松

①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在中国,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表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往往只是追求现实的结果,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无法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个愿望,往往不择手段。

②2012年,我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③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④回头看世界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想想看,失败很可怕吗?中国有无数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

⑤岳飞是因为成功才伟大吗?如果从我们现在的“成功学”角度来看,岳飞很失败。不管仗打得怎么样,被人家N道金字令牌召回,最后还给“办”了。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当时的成功者是谁?是秦桧。可是后来呢?秦桧在西湖边上跪着,但岳飞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

⑥项羽是成功者吗?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将领,项羽已经失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吧?但是他仍然以英雄的形象,存留于中国的戏剧故事和百姓谈论当中。反倒是“成功者”刘邦,会让我们在内心里产生某种不屑或者不那么喜欢的感觉。

⑦林则徐的人生成功吗?大家只记住了“虎门销烟”,却不知道在很多“妥协派”的压力之下,一年之后林则徐被免去职务。从当时的官场角度来说,他成功吗?一点儿也不。

⑧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是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的失败极其惨痛,我们想要经历那样的失败都很难。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因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创作者,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上。如果不是彻底的国破家亡,他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种感怀吗?不会。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固然惨痛,但对于后人,对于文学的传承,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成为了一种美妙的意境。

⑨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与失败原本就为变革提供了机会。要知道,人在胜利的时候是不必做出决定的,但在失败的时候要做决定。

⑩做出决定,往往意味着一种变革,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当失败与挫折来临,你应该怀着好奇心去看待它,试图弄明白它的目的:难道这是一次提醒?难道我应该做出一个更有利的决定?

(摘处《读者》2015年第四期,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本文①②两段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4.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孩子当你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①表识:标帜。②军中号为整齐: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的。③更部分诸将:重新安排各个将领的任务。④光武:指汉光武帝刘秀。⑤多:赞扬。

1.为下列句子断句

每 所 止 舍 诸 将 升 坐 论 功 异 常 独 屏 树 下 军 中 号 曰 “大树将军”。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________

②彼竭我________

③谦退不________

破邯郸 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4.甲片段塑造了曹刿深谋远虑的形象,乙片段塑造了冯异将军谦退不伐的形象,请比较其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何不同?

5.读了乙文之后,对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自选角度对颔联做些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