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惟有少年心 昝圣骞 ①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

文言文阅读

惟有少年心

昝圣骞

①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

②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③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我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④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⑤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纸,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⑥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

⑦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⑧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

⑨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⑩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⑪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

1.根据提示,概括“我”年少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①小学跳级到初中,我遗憾少了童年乐趣;

②儿时勤快做笔记,_________________

③当众朗读,_________________

④看到红颜色的字,_________________

⑤在课本页脚画简笔画,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第5自然段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⑦段写到“我”不知有过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我”那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4.文末引用了宋人章良能词中的一句话:“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这句话引得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1.②“我”自豪能由此证明自己努力学习了。③“我”享受着别人的羡慕和赞许④“我”内心充满敬畏(羡慕、盼望)⑤“我”在在忙里偷闲中感到快活。 2.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如用了“捻”、“掀”、“放”等一连动词,表现出“我”翻阅旧书时的细腻与温柔,体现 “我”对课本的珍惜,表达了“我”对少年求学生活的依恋。 3.我年龄比同学们小得多,却能读得这么好,说明我还是很厉害的呀! 4.恰当的,因为这句词正好契合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作者对少年求学生涯的怀念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六段中的“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第七段中的“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第八段中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第十段中的“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可提炼作答。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描写方法,然后结合描写方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捻”、“掀”、“放”等一连动词是对我翻书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翻书时的温柔,结合语境可知,表现了我对课本的珍惜和对少年求学时光的回忆也怀恋。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作答时,需联系人物当时的处境,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析即可,不设统一答案.作答本题时,围绕内心的喜悦与骄傲表述即可,注意要用第一人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结合选文,分析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进一步说明“我”当时“暴怒无常”,母亲在我发脾气时十分惧怕,远远躲开。

B. 本文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写来,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细节感动人心。

C. 全文的情感波澜一张一弛、富有节奏,宛如一阕起伏有致的乐章,这是作者着力营造的艺术效果。

D.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暗示着作者当时悲凉的心情,为下文写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铺垫。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尝闻橘枳之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注释:

①曷:同“何”,什么。②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③熙:同“嬉”,嬉戏。

④取病:这里是自取其辱,自讨没趣的意思。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到)

B. 齐人也,盗(偷窃)

C. 善盗乎(本来)

D. 水土也(不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橘 生 淮 南 则 为 橘 生 于 淮 北 则 为 枳 叶 徒 相 似 其 实 味 不 同。

3.晏子的对答精彩极了,请结合文段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内集_________________

俄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B. 说明咏雪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俄而雪骤。”

C. 标点“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两句话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D.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明确表示了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查看答案

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C.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 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