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林夕的《找回颤动的感觉》,完成下列各题。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①毕业前最后...

阅读林夕的《找回颤动的感觉》,完成下列各题。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①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②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③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④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⑤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⑥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⑦“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⑧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看妻子的字条。

⑨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⑩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⑪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⑫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⑬“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⑭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⑮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⑯“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⑰“发生了什么事?”

⑱“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⑲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⑳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⑧段内天空缺处填入二个恰当的短语。

2.小说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3.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

4.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都德《最后一课》

上面是《最后一课》中运用这种写法的语段,请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

 

1.吃母亲的饺子 收朋友的存折 2.不能删去。第(6)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删去后文意不连贯,情节不够完整。 3.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拨动人们心弦的感动,因为这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意对即可 4.示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朗士因贪玩不认真学习法语的懊悔之情,对法语由讨厌到喜爱的态度转变,以及对韩麦尔先生由不喜欢到同情、理解和留恋,成功塑造出小弗朗士由一个贪玩、调皮、不懂事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热爱祖国、热爱法语、理解爱戴老师的人物形象。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根据上下文他分别回忆的三件事去判定,其中第三个较难,但是从他与妻子的事件可以看出,主要是“妻子的字条”感动了他。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文章的中间段落在文中一般有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解答时再结合具体内容,从“过渡段”“使情节完整”等方面来来分析。结合全文来看,这段起过渡作用,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使情节完整。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求分析标题含义的,文章的题目一定有其深层的意思,要抓住里面的关键词语,理解时一定做到分析全面,不要遗漏。标题中的“颤动”指的就是文中的“感动”,根据这一理解阐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_

日,更定矣_________

③冻风时,作则飞砂走砾_________

④而此地与余近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

①于 时 冰 皮 始 解     

②毛 羽 鳞 鬣 之 间 皆 有 喜 气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莫言的《母亲》中这样写到,“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_________  ”。

 

查看答案

《感谢》中小女生因为_________回家。

 

查看答案

《老母为我“扎红”带》,题目中的“我”是(    )

A. 梁晓声    B. 汤园林    C. 冯骥才    D. 毕淑敏

 

查看答案

用课文的原句填空。

(1)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王勃《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   长征》)

(6)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