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

文言文阅读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于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有改动)

 

【注释】①自赞:自己表白。②堵:墙。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俄有使,使止之(使者)           万钟于我何焉(增加,指带来好处)

B. 见闻者无不流(眼泪)           吾点也(赞赏)

C. 天祥将出(监禁犯人的地方)     小大之(案件)

D. 吾事矣(完)                   汝心之(本来,原来)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衣带间          告于市

B. 词曰              如土石何

C. 死矣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D. 市              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3.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自赞》是文天祥死前最后所写的文章。

B. 文天祥就义前,“观者如堵”,意思是观看的人很多。

C. 文天祥“南面再拜而死”,是因为南面有太阳。

D. 文天祥的就义实现了孟子所谓的“不失本心。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1.D 2.A 3.C 4.①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②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固:顽固。故选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词义的理解及辨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自己对文言虚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A、之:代词,它,指代自白书;/之:代词,指代这件事;B、其:代词,他的;/其:加强语气的作用;C、则:就;/则:那么;D、于:从;/于:被。故选A。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常识积累。根据文中讲述的事件,可以看出文天祥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再结合历史书中介绍的南宋知识,可知他南拜是因为南方是南宋国都的方向,即朝廷所在之地。故分析有错的一项为C。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的重点词有:万钟:指高官厚实禄。则:如果。辨:分辨。受:接受。于:对。加:好处。句子翻译为: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②句中的重点词有,俄:一会儿,不久。使:使者。使:传令。至:到。句子翻译为: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者重在写景。“归雁入胡天”即通过抓住景物特征,间接点明出塞的季节的一个词是“_____”。

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十则》)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诗人归心似箭的两句是__________

(5)晏殊徘徊在小园香径,我们听到他望着归雁落花而轻叹__________。(用《浣溪沙》的诗句填写)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①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____

②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_____,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

③金秋九月学生进入新的学校,开始的人生旅途。展开想象,描绘那时你心中的情景秋色。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B. 《泊秦淮》的作者杜牧是唐朝诗人。

C.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如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马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D. 《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呐喊》。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