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先后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其中,《故乡》选自《呐喊》.

B.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C. 新闻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是事件的概述,主体是具体事件的介绍.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

D. 毛泽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正确。B.有误,《茶馆》是戏剧。C.正确。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字词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冽  箫索  辜负  坟墓    B. 恣雎  叹惋 鄙夷  嗤笑

C. 安适  僻静  阴悔  悠然    D. 颧骨  伶俐  愕然 妖娆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yǎn)      束(fù)      菜(bǔ)

B. 糊(mǒ)       谷(bǐ)      脚(huái)

C. (mǎng)     猪(quán)    怅(wǎng)

D. (kuàng)    本(shé)     什海( chà)

 

查看答案

对朋友的友情,对生活的期待,都需要我们用信任的目光去看待。

请以“我相信你一定来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   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入我到的洞口。

1.诗歌讲究炼字,对于诗文中空缺处要填人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中合适,你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晓雾将                   (2)未复有能其奇者          

(3)怀民亦未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中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