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后面小题。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后面小题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③忭:喜乐,欢欣。④荐饥:连年饥荒。荐,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既而弥月不_____________

三月 ______________

③而吾亭 _____________

今天不遗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以怪之矣    B. 以啮人,无御之者    C. 不以物喜    D. 祭以尉首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下雨;到,到了;恰逢;这里 2.D 3.于 是 /举 酒/ 于 亭 上 4.(1)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还能做到吗?(2)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 5.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 【解析】选自《苏东坡全集》 作者:苏轼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此题要注意“雨”在这里是动词,“下雨”的意思。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和题干中的“以”都是“用”的意思。A:通“已”,已经。B:如果。C:因为。 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故停顿应为:于是/举酒/于亭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完成下列各题。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①,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②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①衣桁(héng):又称衣架,挂衣服的横木。②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中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1.诗中暗用陈后主《后庭花》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中都有一个“乱”字,试分析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3.简要赏析“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两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九年级某班围绕气象物候知识举行一次专题讨论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不少同学发现动物的行为异常与天气变化有关。你能再补写一则这样的谚语吗?

示例一:泥鳅跳,雨来到。

示例二: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从熟悉的诗歌中摘抄一句含有物候现象的诗句,找出其中的物候现象并分析物候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你的同学小强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甲:“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我亲眼见过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另外还有一种游戏,是在特别重大的节日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

乙: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上文中的“这种游戏”、“还有一种游戏”、“这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这种发明的另外的好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格列佛在最后一次航海奇遇中,接触了两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有美德有理性的慧骃,丑陋而邪恶的耶胡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和寓言讽刺的笔法,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C、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大人国。

D、《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法不阿贵,_____________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岳阳楼记》中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_____,________。”

⑥《桃花源记》中,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世外桃源中老人小孩和谐幸福的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十一期间,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园里,人们济济一堂享受自然生态。

B. 港口造型相似的船只鳞次栉比,船上的灯光几乎都已熄灭。

C. 小明同学遇到难题,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D.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前夕,语文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