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点zhuì______ xuàn______丽 juàn______恋 祈dǎo_______ 万lài_____俱寂
慰jiè______ 静mì_______ tuí______唐 和xié______ 重峦叠zhàng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责任”就是指应尽的职责。——《汉语词典》里这么说。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可能不喜欢做但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英国王子查尔斯这么说。
尽最大的责任,就是大快乐;尽小的责任,就是小快乐。你若是躲,便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梁启超这么说。
要求:请自拟题目写文章,字数600字以上,不得抄袭、套作,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都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1)(2)题。
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嗾(sou):使。
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是意境却不相同。刘诗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诗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空均不得超过6个字)
(2)这两首诗同写秋天的诗,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赏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①,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②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③。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④居母阮氏忧⑤,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⑥族兄暠⑦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敕报曰:“虽知哀茕⑧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累启固辞。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乃知贞有一子年六岁。是夜卒。后主即有敕长给衣粮于子。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释】
①风眩:耳内眩晕症。②从舅:堂房舅父。③虫篆:篆书的一种。④蔺:谢贞的父亲。⑤忧:指父母之丧。⑥从父洽:堂房叔父(或伯父)谢恰。⑦族兄暠:同族兄长谢暠。暠:读“高”,明亮。⑧哀茕:忧伤孤独。
1.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项是(______)
A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 咨诹善道 B而官俟得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终不能之官舍 孤之有孔明 D以母忧去职 徒以有先生也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 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
②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4.谢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这段文字,加以分析。
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
张兴德
①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作品。这些文学经典,是我们正确认识那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载体。向子孙后代正确解读、诠释这些文学经典,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出版界、影视界甚至学术界,出现了“消费文学经典”的种种怪象。
②所谓“消费文学经典”,就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用”。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例如,在《水浒传》中,潘金莲本是一个虚构人物,但一些人却热衷于为潘金莲翻案,掀起“潘金莲热”,一些地方甚至还上演了争夺“潘金莲故里”的闹剧。他们打着传承经典、宣传经典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种在商业逐利目的驱使下的对文学经典的“消费”。而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却热捧这种无良文化现象,实在让人不解。
③有人认为,文学经典也有历史局限性,所以要勇于突破经典。这实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固然,一切经典,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它的可贵之处正是它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特点,“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产物。“局限性”也是后人得以凭借的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加进所谓的“时代元素”,变得面目全非,还怎么作“历史教科书”?《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只有那个时代才有,你把他们的爱情加进“时代元素”,那还是什么“宝黛爱情”?同样,武松、潘金莲、孙悟空、猪八戒乃至于孟姜女、花木兰等典型形象,也都是不可随意改的。这些文学典型形象,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这如同我们不能将维纳斯女神的断臂接上一段一样。
④文学经典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艺术内涵,人们对其有高度的共识和认同。它犹如文物,有不可更改的特质。文物只可“修复”而不可“改造”。同样,文学经典的传承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其固有的“定型”。
⑤走笔至此,让我想起20世纪60年代看过的《祥林嫂》《骆驼祥子》《林家铺子》等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看完小说再看电影,并不觉得二者有巨大差距,相反,二者起到了互补作用。那种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的态度,值得提倡和发扬。
(选自 2015年12月5日《光明日报》)
1.请归纳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结合第②段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它犹如文物,有不可更改的特质。(请根据文意,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本文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其实从内容和结构来看都有其必要性。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一)
留在窑洞
安宁
(1)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2)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明亮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千净净。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兜兜转转,忽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尽管庭院遗世独立般地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只健硕的大狗,一头哼哼唧唧的母猪,飞来飞去的鸟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便显得生机勃勃了。
(3)每年寒暑假,少年都会来山里陪爷爷奶奶度过。见我们来,少年有些羞涩,打了招呼,便转身不知去向。十几分钟后,他拎了一大袋黄杏进屋。那杏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药,所以许多掰开来,会看到小小的虫子,我小心地将虫子剔掉,咬一口,酸甜可口,美味极了。而更多的杏,因为来不及采摘,或者被鸟啄食,被虫啃噬,纷纷坠落在地,他们便捡了,堆在粗陶大瓮里任其腐烂后,再将杏仁桃拣出来,积攒多了,拿去山下卖掉。
(4)在我们跟老人聊天的时候,男孩更多的是蹲在墙根下,看着对面绿意葱茏的大山发呆。我猜想那时的他,什么也不想,关于高考,关于镇上边打工边陪读的父亲,关于做村官的母亲,关于手机里喧哗的微信,或者网上年轻人追逐的明星八卦,他统统都不关心。天空蓝得像无边际的海洋,云朵是大片大片的,他就像某一片自由舒展的云,在难得的暑假,飘回到这片世外桃源中,安静幸福地发一会儿呆。至于我们这些路人,当然更与他无关。所以我们聊些什么,都不在他的关注视线。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其实我也很想像他一样,蹲在阳光盛烈的墙根下,看着面前千百年来都亘古不变的山林,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
(5)男孩的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在这山村里教了一辈子书,老了,依然哪儿也不想去,还是守着这一片日漸茂密起来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安靜过着。日常生活在这里,犹如深蓝天空下的云朵,有亘古不变的白,和永恒不逝的美。一切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人生中的起伏,犹如一滴水,落入广袤的大地,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可恰恰是这样单调的咏叹调一样的重复,才保持着人生中可贵的静寂。外界再怎样浮躁骚动,甚至男孩的父亲在镇上挣了多少钱,有着怎样与他们不同的热闹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无关。他们只想守着这一片树木繁茂的大山,守着这几十年住过的旧窑洞,就像一枚秋天的山杏,即使是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6)遥想冬天大雪封路的窑洞生法,他们肯定会在秋末就早早地准备好越冬的充足的柴火和各种食物,然后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靠坑火取暖,足不出户地度过漫长的“蛰居”生活。自然也很少会有人来打扰他们,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们有的是天地间唯我三人的豪迈感还是万物萧瑟的凄凉感?他们感到的是孤独还是富足?
(7)像这徉的人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似乎正在慢慢地变少,但又体现出不一般的顽强,他们就像一棵棵质朴、蓬勃的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这片因煤炭闻名的大地上,他们在蜂拥进城市的人群中,选择像父辈们一样,后退,留守在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远离城市的田园中,安靜地守候。
(选自《散文》2017年第2期《留在村庄里的人们》有改动)
1.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
2.品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结合上下文,分析此时小男孩“不再多言”的原因。) (2)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请从修辞角度,品系加点词语的妙处。)
3.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第6段提出疑问:“他们感到孤独还是富足?”你认为他们感到的是孤独还是富足呢?情节和文意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