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冼星海
茅 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
我见过马达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它还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才得到部分的满足。
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赴苏联[注]。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象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冼星海却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他的话我已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却使我兴奋鼓舞。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的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歌民谣的材料。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现在我还记得他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这伟大创作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响在我耳边,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1946年1月5日
(有删改)
【注】苏联,指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解体。
1.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回忆 | 想象、印象 |
听《黄河大合唱》 | ① |
读冼星海的自传 | ② |
③ | 气魄伟大,好学深思,热爱祖国 |
|
|
2.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
“好奇”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奇”的内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
阅读《邓稼先》中节选的文字。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对邓稼先“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生光明磊落,真诚坦白。
B.邓稼先从不骄人,没有私心,一心为公。
C.邓稼先性格单纯,思想单纯。
D.邓稼先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
2.“文革”初期,邓稼先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的原因是( )
A.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B.邓稼先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C.邓稼先是一个最不愿引人注目的人物。
D.邓稼先不像奥本海默那样喜欢打断别人的报告。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一位诚恳忠诚、敬业爱国、献身科学的卓越的科学家。
B.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照着写,是为了以丑衬美、以恶衬善。
C.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挚爱,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D.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4.对选文末尾议论部分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站在社会大背景下对邓稼先做的客观评价。
B.是对邓稼先的肯定和赞扬。
C.说明他对个人声明奉献给祖国的必然性。
D.说明邓稼先在美国是不可能研究出原子弹的。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B. 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C. 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
D. 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B.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C. 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性纯洁。
D. 索契冬奥会上,与短道速滑带来的激情不同,花样滑冰的别样舞美给观众一帆风顺的感受。
(题文)(2016年中考广西贺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冢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 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 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鲜为人知(少) 可歌可泣(值得)
B. 至死不懈(松懈) 家喻户晓(了解)
C. 锋芒毕露(完了) 死而后已(停止)
D. 知人之明(眼光正确) 层出不穷(重叠;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