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内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以下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
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对景物的描写,顺序是从局部到整体。
B. 作者从小时候听别人说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可以成仙,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他觉得自己被欺骗,对百草园有着不满的感情。
C. 本段的中心句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D. 这段景物描写中,详写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略写了斑蝥、何首屋、覆盆子。
2.请从修辞手法和感官的角度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____、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____;《狗·猫·鼠》中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____的经历,流露出儿童对弱小者的同情;《____》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
1.唐僧和猎户刘伯钦正行走间,忽听那 ① 的山脚下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唐僧吓得心惊胆战。刘伯钦说:“长老莫慌,想必是山脚下石缝中的老猿喊出来的。” | 2.唐僧和伯钦来到山下,果然看见石缝中有只猿猴露出头来,不停向唐僧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才来?来得好,快救我出去,我保你去西天取经!” | 3.那猿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在这里。观音菩萨说只要我保你去西天取经,就放我出来。师父,快来把我放出来吧!” |
4.唐僧掀去山上的压帖儿,救出了那猿猴。又见他很有诚心,就收了他做徒弟。那猴自说叫孙悟空。于是唐僧又给他取了个法号,叫做“ ② ”。二人便动身西行。 | 5.忽然,一只猛虎咆哮着跳将出来。唐僧吓得心惊肉跳。悟空大喊:“师父莫怕,它是给我送衣服来了!”手持碗口粗铁棒,飞步上前,一棒就把老虎打死了。 | 6.师傅二人继续前行。唐僧问道:“悟空,你刚才打虎的铁棒怎么不见了?”悟空回答道:“___________”唐僧听了,惊喜非常。 |
(1)第1幅画中的①处应填______(地名),第4幅画中的②处应填______。
(2)请根据上下文内容,把第6幅画中孙悟空的回答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孙悟空是“野猴一只”。你同意这个评价吗?请结合上面的连环画和小说《西游记》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孙悟空对这一形象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 ②不亦说乎(__________)
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B.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 “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默写填空。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
(2)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____)
(3)纳木错,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____)
(4)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____)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架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