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快乐是今天最重要的事
包利民
①路遇一个朋友,她隔着风雪对我笑,说:“满街转悠想遇着个熟人,我那些花儿开了,快跟我去看看!”不由分说,便带我来到她家里,果然,那些杂七杂八我连名字都叫不上的花,许多已经开了。她很是得意,说:“你们当初不是说不会开花吗?而且就属你说得最欢!”
②当初她弄了好多盆回来,我们都没看好,以她大大咧咧的性格,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已经是胜利,那些花不死就算幸运。可是真没想到,那些花还真被她给鼓捣开了,其实我更愿意相信那些花儿在她这里变得坚强了。她狠狠白了我一眼,然后马上又兴奋地给我介绍那些花儿,头头是道,带着几分自得。我忍不住打击她:“是不是这些花儿都很顽强,不用怎么照料就能开花?”
③临出门时,冷空气袭来,头脑一下子清醒起来,便问:“我刚才是想去干啥了?让你一打断都给忘了!”她冷笑,不理会我的一惊一乍。我站门前想了半天,也记不起到底要去做什么。索性不再去想,心一静下来,便觉身畔似有淡香围绕,可能是刚才在屋里粘染的花香。走在街上,其实心里还是挺温暖挺感动的,倒不是因为那些花儿,而是觉得能忘了今天要烦恼的事,便是一种怡然。于是努力去想那些花儿,去感受那份极浅淡的香,不去想今天要做什么。
④既然想不起今天做什么,便好好地散散步吧,虽然很冷,可是难得有这份心情。花香早已消散,可心情还在。河边是一大片雪原,厚厚的一层,几日未雪,上面也有着不少足迹,蜿蜒着伸向不同的方向。便踩着没有被走过的雪,向岸边走,走几步就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窝,仿佛里面盛装着一些我遗忘已久的东西。
⑤看见岸边有一缕红色在随风轻摇,走近,是一个雪人颈上缠着的红丝带。看那雪人身旁的足迹,当是两个小孩子曾经来这里堆积自己的欢乐。看着可爱的雪人,竟是想起儿时,于是我用手指在旁边干净的雪地上写下几个字,凉意顺着指尖的游走,进入我的心里,身心便越发地通透。这个时候,刚才那个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河边看雪人,她便欢呼着要来看。我说你自己来吧,雪人脖子上系了条红丝带,很好找的。
⑥于是倒退着往回走,努力使自己的足迹排列得整齐。我看着雪人旁的雪地上,“雪人快乐我也快乐”八个字渐渐不可辨,看着雪人慢慢融入到洁白的背景中,只有一缕红色欢快地和北风嬉戏。转过身,城市巨大的身影扑面而来。
⑦心里更是平和宁静,城市的喧嚣仿佛游离于尘世之外。便真的闻到了一股香气,带着微微的甜,生动地穿过半条街的冷郁,扑落在我的脸上。我加快步伐,终于看到那个卖烤地瓜的女子,她穿得厚厚的,面对着那个大铁桶改装的烤炉。便忽然觉得,她在那里,这半街的香气,就是给我们意外的馈赠。虽然她不知道,我们平时也不觉得,可是在这个心静的时刻,却给了我一份不期然的感动和美。
⑧走过这条街,那个丫头又打电话过来,声音就像中了大奖一般:“我看到雪人了!也看到你写的字了!雪人快乐,我也快乐,我又加了五个字,我们都快乐!”
⑨我想象着她右袖空空、用左手在雪上写字的情景,忽又想到她那些开放的花儿,心里复又暖暖。
⑩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没有想起今天要做什么。
1.一天之中,哪些事情使“我”感动?(请至少概括三件)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走几步就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窝,仿佛里面盛装着一些我遗忘已久的东西。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凉意顺着指尖的游走,进入我的心里,身心便越发地通透。(品味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过身,城市巨大的身影扑面而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从朋友带“我”去看她的花儿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什么?联系文章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的朋友”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相关题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_
(3)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 (4)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在横线上工整地填入正确内容。
(1)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3)《饮酒》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1)【补写对联】学生会将要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品读”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组织者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语。假如你也是组织者之一,请你扣住活动主题,补写出对联的下联。
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版块】班上要办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明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版块,请帮他再设计两个版块,以使手抄报内容更丰富。
版块一:名人嗜读趣事
版块二:读书方法汇编
版块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块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材料】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建议】免费办理借书卡、开办星期六讲坛、派出流动借书车……这是襄阳市图书馆近年来为引导市民爱上阅读实施的一系列便民措施,请你为襄阳市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几则广告,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
A. 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 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 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 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