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鸟tún(______)目 chán chú(______)(______)
xié(______)带 潮xī(______)
领yù(______) yǎn(______)射
二氧化guī(______) 排chì(______)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_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份远游的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这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荡起心海的涟漪。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枝,优雅而馨香。
请以“点滴真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标题,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读书重在选择
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⑥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1.作者认为“读书重在选择”,对于如何选择,作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古时书少,古人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种类繁多,长篇巨制铺天盖地,博览群书是无法做到的。
B. 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他枣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仅在选择读之量,而且在选择之内容与效果。
C. 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读不合适自己的书不但“开卷无益”,反而比不阅读的坏处还大。
D. 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捧着这样的书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胡萝卜
①曾有人预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不是大数据,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基因组测序。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生物的本源,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对生命进行“改造”。甚至可以说,这项技术将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
②胡萝卜和生菜、芹菜属于植物中的一大类,但它质脆味美,更受大部分家庭主妇青睐。胡萝卜栽培广泛,其根部富含营养物质,如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对30余种胡萝卜样品的基因测序,绘制出了胡萝卜基因组序列草图。这很可能是迄今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序列草图,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站上。
④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一根胡萝卜的DNA组装了一个高质量的参照基因组,确认了胡萝卜共有32113个基因,其中有10530个基因是胡萝卜特有的。而后,他们对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在内的35个不同品种的胡萝卜样品和亚种进行了测序。研究人员称,这一研究不仅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了解胡萝卜的所有营养物质和组成成分,而且阐明了胡萝卜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他们把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和其他植物进行了比较,来确认在进化道路上,胡萝卜的祖先究竟是何时与葡萄、猕猴桃以及西红柿“分道扬镳”的。
⑤此外,他们在胡萝卜根部发现了一个负责积累维生素A前体的基因,正是这个基因让胡萝卜积累起特别多的β胡萝卜素。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为改善胡萝卜和其他农作物的营养价值提供了可能,不仅能够帮助胡萝卜育种者改善胡萝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未来还有望让其他农作物具备胡萝卜的“特长”,使口味更好,更有营养。
1.请写出第②段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2.胡萝卜基因组测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哪些价值?请分项列出。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有错误?( )
A. 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可能是基因组测序,它甚至将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
B. 胡萝卜栽培广泛、质脆味美、富含营养,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 胡萝卜有10530个特有基因,这些基因积累了大量的维生素A前体和β胡萝卜素。
D.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他作物也可能具有胡萝卜的“特长”。
①不会养花,一直是我最大的遗憾。而妈妈却相反,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被她宠得碧绿锃亮、肥头大耳。即使被我“虐待”得奄奄一息的花,经妈妈的“浆养”,也会像病孩子一样康复,慢慢变得摇头晃脑,精神百倍。相反,即使是妈妈养得水灵灵的皮实种类,像移交主权一样整体移送给我,三五天萎靡不振,一两月花容失色,最终都逃不脱共同的命运——那可真是殊途同归!
②多年来,我很少主动去花市。即便去,买回的也不过是皮糙肉厚的发财树、开运竹之类,一个月想不起浇水,它们依然无怨无悔,活得有滋有味。
③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审视、琢磨自己:怎么,竟爱上了旷野,爱上了植物?
④一次次,着魔似的,跑那些少有人去的田地,荒着,或绿着,都没关系。但看它荒着的时候,多数也是心里偷偷为它涂了五颜六色的。不论它们满满地绿着,还是倔孩子似的伸胳膊伸腿、弯腰、作怪样子,我都喜欢。也不管它们叫什么名字,丑的小名儿,还是铜版纸上、植物志上堂皇的大名,只要是植物,我就爱着,有点盲目,像恋爱中的感觉。
⑤可能因为我出生在乡村,在我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植物已搭好婆娑的彩虹门,陈设了隆重的盛典。而离开乡土,走向高楼林立的城市,依然是沿着浓密的杨柳荫泽,一路穿行。这似乎是一个人的胎记或指纹,终生无法更改。
⑥我渴望活到八十岁,此话并非因为我贪生怕死,这或多或少缘于那个热爱田园的俄罗斯老太太——塔莎奶奶。你看她:身着靛蓝的连衣裙,包着玫红碎花儿的头巾,老花镜架在鼻尖尖儿上,低垂着银白发丝的头,专注地描着手上的画。她的身后,是浓得没有缝隙的绿荫和大小不同的缤纷花朵;脚边是山羊、鸡、狗,还有半笸箩五彩缤纷的毛线以及脚手架一样尚未完工的大半件毛衣。翻过来的另一书页呢,那位可爱的老人又像《红楼梦》中的宝琴一样,披着曳地的猩红斗篷,注视着什么。啊,白雪大面积地铺陈开来,像她铺展在桌面上的洁白画布,也有的雪一小撮儿一小撮儿胆小地站在删繁就简的枝丫上,大气儿不敢出的怯怯模样。木屋、格子窗、石头垒砌的墙壁、醉了的炊烟……这本身不就是一个童话吗?连塔莎奶奶手上的菜蔬和她青筋暴突的双手、赤脚,因粘惹泛着波浪儿的土地,都成为我热切的渴念和目光的追踪。奶奶固然是美的,但月季、玫瑰、杜鹃、薰衣草、郁金香、美人蕉……它们名字的本身,不也是美的一部分嘛。何况,还有无边的草、树……集结起来,构成大自然的胜景!
⑦爱好浪漫与美好的心,其实就是一棵植物的心——没有振聋发聩的喧嚣,没有东奔西走的颠沛,没有你死我活的纷争——即便有,也是低低的,小小的,能够让人接受的那种。
⑧与动物相比,植物不会走,不会叫,也不会叼你的裤腿讨你喜欢或者令你生厌。植物的一生,直观、喜兴,但不声不响;即使死,也不叫嚷,更不惨烈。只是缩小身体,在某个角落里,或者,站着站着就标本似的不朽。它们比活着时所占的土地要少,或者干脆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如果,当你从它们身边经过,忽然惊觉、谴责自己平日的疏忽大意,那么便说明——你,已经具有一棵植物的心!
⑨爱不得花朵的红硕,就爱植物朴素的绿吧。它安神、明目、静心、敛神,如亲人,是大地的关怀和体恤,却从来不对你有一枝一叶的要求。它们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绿着绿着,就给了你胆识、智慧、勇气和力量……
1.文题“一颗植物的心”指什么?选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以植物为行文线索,在对比中逐渐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表达出来。通读全文,完成下表的填写。
对 比 | 作 用 |
“着魔”绿色植物与________________ | 强调绿色植物易侍弄,为下文表达感悟做铺垫。 |
植物与动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选文着重写植物,但为何在第⑥段花大量笔墨写塔莎奶奶?
4.语言品析。
(1)即使是妈妈养得水灵灵的皮实种类,像移交主权一样整体移送给我。
(品析加点的词语)
(2)不论它们满满地绿着,还是倔孩子似的伸胳膊伸腿、弯腰、作怪样子,我都喜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句)
5.选文结尾处说“它们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绿着绿着,就给了你胆识、智慧、勇气和力量”你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试简要叙述。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 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群书治要》
1.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 )。
A. 人恒过( 常常 ) B. 而后作( 有所作为)
C. 鲍叔终善遇之( 待遇 ) D. 及小白立( 等到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
3.【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甲】文告讲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结合课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另举一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