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晶莹 迁陡 茂密 花瓣 B. 茸毛 竹篾 蔑视 歌谣
C. 明枪 夜幕 恍忽 拆损 D. 雷峰 作楫 陡峭 挺好
根据拼音写汉字。
荆jí(____) 陡qiào(____) 竹miè(____) 简lòu(____) huǎng hū(______) ōu gē(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不管曾经贫穷还是富裕,在那片土地上永远盛开着天真、快乐、幸福、甜蜜的花朵,值得用一生去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回忆起来,有太多的东西留在那个花园里。
请将题目“留在童年花园里的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林尽水源(yuán)
B. 黄发垂髫(tiáo)
C. 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 辞去(c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复行数十步(______)
(2)屋舍俨然(______)
(3)便要还家(______)
(4)此中人语云(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不同流合污,而是退隐山林,创造了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入非遗的二十四节气
袁云才
①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中国老农们了如指掌的二十四节气,如今入了“非遗”,这让人在喜悦之余,也带来了某些感慨。喜的是,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其入“非遗”,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令人感慨的是,这个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妇孺皆知且被广泛运用的知识体系,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乃至要列入“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
③只要稍懂农事的人就知道,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归纳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其对于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这从一些谚语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北方谚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就是把节气当成气候的指示标,二十四节气宛如温度计上的刻度;又如湖南谚云,“春分种菜,大暑摘瓜”,则是把具体的农事与节气对应起来,二十四节气恰似指挥、引导春种秋收的鼓点。
④如此极具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何当今却让不少人觉得生疏?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这一知识体系的依赖度越来越低。据某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能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只占3.9%。
⑤今天的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已远非昔日可比了。然而,我们总发觉自己的生存环境,远不如古人。一方面,我们离自然界似乎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本身也常遭受触目惊心的污染与破坏。而当遭到大自然报复时,我们往往发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弥补,甚至根本无能为力。据媒体报道,去年在哈萨克斯坦高原,15万头高鼻羚羊在3天内相继死亡,专家相信是传染病所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只能是小学生。
⑥正因为如此,我们任何一项改造、利用自然的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础之上。二十四节气,更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但愿这成为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带给人类的智慧财富。
(选自《大自然》,有改动)
1.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喜悦”和“感慨”的原因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述。
2.第③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能否将这两个层次的内容颠倒?为什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只”有什么表达效果?
据某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能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只占3.9%。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对于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两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说活性炭
刚从甘蔗中榨出来的糖汁呈黑赭色,天然矿泉水含有杂质,被污染的空气混有有害气体。可是它们通过活性炭以后,就会变得洁白、甘甜、清新。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吸附剂,目前,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无法计算我——孔道数不清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主要是由80%~90%的碳组成的多孔性物质。组成活性炭的碳属于结晶形。这些碳结晶在活性炭中无规则地排列着,堆积得非常疏松,但是相互连接又十分牢固,因此便形成数不清的孔隙。
据统计,一克活性炭的微孔竟达1 020个,如果把这些孔隙一个一个地切开、展平,并一块接一块地铺起来,一克活性炭孔隙的表面,足可以覆盖800~9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微孔的表面积约占全部的90%。
要你靠近我——极强的吸附作用
几乎所有固体、液体都有吸附作用。在它们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平衡的。而处在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却失去了平衡。处在这种状态的分子为了维持平衡,就要吸引其他分子,这种分子间相互的吸引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一般固体表面吸附作用较弱,然而,发生在活性炭微孔中的物理吸附作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微孔的孔径大小与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相近,这样,处在表面的活性炭分子,对一个被吸附的分子,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同时进行吸附,这种吸附是很牢固的。而活性炭的比表面这么大,就使它有可能截获住许多这种分子。所以,活性炭被称为万能吸附剂。
但是,对于一些沸点低、分子小而又活泼的物质,采用物理吸附就难以奏效了。我们可以把活性炭经化学药品浸渍,化学药品就附着在了活性炭的孔隙表面。当这些小分子通过活性炭时,就被预先埋伏在大、中孔里的化学药剂所俘获,并立即起化学反应。例如,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当它通过浸渍有铜的氧化物的活性炭时,便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毒固态物质,并沉积在活性炭的孔壁上。我们把活性炭的这个本领叫作化学吸附作用。
不要抛弃我——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量日益增加。如果用过一次就扔掉,那就太可惜了。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想要将用过的失效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使其重新具有活性,恢复它原来的吸附能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
使活性炭再生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三种:加热再生法、化学再生法、生物再生法。
加热再生法就是将吸附了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再生炉中加热,使一部分被吸附物质挥发或热分解而分离,另一部分再与水蒸气反应而被氧化,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化学再生法就是用无机化学药品进行再生,这种方法常用在被吸附物质有回收价值的情况下。生物再生法是在炭层内,让某种细菌繁殖,而使吸附的有机物分解。
可以预料,对于活性炭的再生,人们还会研究出更好的方法,为环境保护造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列举“要你靠近我——极强的吸附作用”这一部分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画线句中的“几乎”二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4.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活性炭的特点和用途。
5.选文在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方面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