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润州听暮角① 李涉(唐)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润州听暮角

李涉(唐)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释】①润州:即今江苏镇江。角:古代军中乐器,所吹多为边塞曲,有铜角、画角等。此诗是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③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镇江府志》:“焦山东北有二岛对峙,谓之海门。”

1.诗人听到的角声具有哪些特点?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最后两句的内容。

 

1.悠扬(悠长);悲切(凄凉)。强烈的思乡之情 2.听到这哀怨的号角声,沙滩上的那群大雁像受惊似的突然飞起,排列成两三行沿海门朝远方飞去。(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前两句的意思是: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可见角声的凄凉。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飞向了远方。乍看,像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暗中写出了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孙悟空第一次被唐僧赶走是因为打死了6个强盗,再加上猪八戒挑拨离间。

B、独角兕大王原是太上老君的青牛,趁童儿吃了“七返火丹”盹睡时,下界到通天河为药,要吃那童男童女。

C、元子因孙悟空偷吃了人生果,打到了人参果树,将他捉了鞭打下油锅。后来悟空请了观音菩萨救活仙树,他不计前嫌,与悟空结为兄弟。

D、碗子山波月洞的黄风怪,原是天上的奎星,因与百花羞公主有前期,才下界为妖。

(2)那人道:“师父啊,我这一点冤魂,怎敢上你的门来?山门前有那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紧随鞍马。却才被夜游神一阵神风,把我送将进来,他说我三年水灾该满,着我来拜谒师父。他说你手下有一个大徒弟,是齐天大圣,极能斩怪降魔。今来志心拜恳,千乞到我国中,拿住妖魔,辨明邪正,朕当结草衔环,报酬师恩也!”三藏道:“陛下,你此来是请我徒弟与你去除却那妖怪么?”

语段中的陛下是,其请求孙悟空去降的妖魔是谁?那人为什么请三藏的徒弟除却那妖怪?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B. 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 通过观看电影《战狼》,使我重新认识了“爱国”“血性”的真谛

D.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查看答案

关于古人年龄的代称,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惑之年——四十岁

B. 豆蔻之年——男孩十三四岁

C. 总角之年——童年时代

D. 知命之年——五十岁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4)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