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析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

(2)万钟于我何__________

(3)我而为之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文章,属于说理散文。

B. 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仪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 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D. 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的心情投入汨罗江。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1.(1)踩踏事物的样子(2)增加,指带来好处(3)现在写作“德”,感德 2.(1)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2)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得:通“德”,感激。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译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呼尔”、“行道之人”、“万钟”、“辨”、“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同学为毕业晚会准备的开场白,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怎能忘却初入校园时的好奇与激动?怎能忘却课堂听课时的认真与专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天的白马水库碧波荡漾,绿树葱茏,风景如画,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将“季节”改为“地方”)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意外”)

C. 通过这次课本剧比赛活动,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或“让”)

D.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将“讨论”与“听取”呼唤位置)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B. 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D. 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已经难以再掩盖下去了。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ruì zhì________的微笑。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ú___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______

(4)盖此辈皆cuī máo qiú cī _________之人。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杜牧《泊秦淮》反映统治者的淫糜生活,抒发自己亡国之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常应用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3)苏轼《浣溪沙》一词中,上阕“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阕构成“来与去”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把苏轼的《水调歌头》默写完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