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品味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1.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
(3)上诘之 (___________) (4)安可诬一世之人 (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一)古诗鉴赏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题为《雨后池上》,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
2.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综合性学习
实验中学八(9)班组织了一次《寻觅春天的踪迹》实践活动,请你来参与:
(1)踏春:当同学们去田野中踏青时,要有一面旗帜引导,请你设计一条简洁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颂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赞颂春天的美好,邀你做主编,请你为黑板报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
(3)护春:当你们坐在草坪上休息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废塑料袋和空饮料瓶扔到地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
【相关链接】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并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塑料袋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八条好汉智取生辰纲,究竟智在什么地方?请结合原著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水浒传》片段,完成题目。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①这段话出自哪一个故事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结合小说故事情节分析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春天到了,西溪植物园里游人如织。看到花红柳绿、碧水荡漾的美好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B.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
B. 姚明精湛的球技,使与他同场竞技的球星们都黯然失色。
C.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D. 林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