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阮郎归:词牌名。此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水沈:即“水沉”,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玉盆:指荷叶。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正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B.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C.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D. 描写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方法。它注意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1.A 2.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态;一个“碎”字把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行十分生动。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采用从正面落笔的手法”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 2.试题分析:这首诗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而棋声能惊动她的昼眠。读者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醒来不觉得余倦未消,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而一个“弄”字化静为动,以静写动,使诗词具有直接描写静态事物所无法比拟的好处,它使美的事物有了无限延伸的特质,给人留下广阔想象的空间。同时反映人物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碎”描绘出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美。渲染烘托一种又富于生活情趣的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人皆有之,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_______,受上赏;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蒹葭》)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查看答案

阅读《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冰心的诗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并恰当地运用对比,如“言论的花开得俞大,行为的果子结得俞小”。

B.《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表于北京的《晨报副刊》。

C.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矛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D.冰心于1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繁星》《寄小读者》,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模仿。

(2)格列佛一共游历了哪几个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示例,以“时间”、“青春”为开头的陈述对象,另写一组句子。(要用上两种修辞手法,句式、字数相近即可)

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书,那么旅游就是阅读;登山,你可以读到雄奇壮伟;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赏花,你可以读到心旷神怡。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201712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他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被称为诗坛最后的守夜人《乡愁》是余光中的代表名作之一。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D. 战国时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采取层层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结尾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