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浪与回归 ①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浪与回归

①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在爱情的“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②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③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A]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B]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

④他们在心底自语: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时光。于是,有从婚姻的城堡纷纷走出去的,有从熟悉的故土纷纷走出去的,有从乏味的工作中紛紛走出去的,甚至有从生命这头走向了死亡……人们态度坚定,义无反顾,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大悲剧,一种深刻的厌倦情绪无从排遣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大迁徙,大流浪。

⑤一个人,当他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改变生命困顿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而“流浪”正是“冒险”的具体行动。我们知道的许多大冒险家,往往是流浪者。分析他们的行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对社会有意义的因素,但根本点却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厌倦情绪。[C]我们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

⑥那么,流浪者的情形如何呢?

                      

⑧这个“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家,它的涵盖面很大,是所有流浪者想回来的一个托词,一个沉甸甸的恋旧“回归”情绪。[D]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腿脚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于是,永存于心底总不敢窥顾的一个(míng)心刻骨的词冒出来了——“家”。心头一惊。原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恋的归宿,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原来,我们只是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想有个家”,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者的心魂。回去吧,我从哪里来,愿回哪里去。对从前嫌弃厌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土也可亲,城也可亲,人也可爱,梦里总是从前的人和物。“回去”又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头,并构思着一步步具体化行动。最后,终于“回来”了。

⑨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

⑩人生就这样反反复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困守一______      míng______心刻骨

2.第①段说,“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此”指代什么?

3.你认为“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分别是指什么人?

4.“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的相同点是什么?

5.分别写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6.“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充满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无穷。”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一句话,它应复位于______处。(填序号)

7.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及结构,把第⑦段补充完整。

8.“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者的心魂。”这句话中的“低沉”“嘹亮”是否矛盾?为什么?

 

1.yú铭 2.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 3.“行色匆匆的流浪者”是指已走出原有的环境的流浪者;“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指常想着“流浪”、对外面的环境还只停留在心之向往的阶段而未能走出原有环境的人。 4.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感觉生命失去了光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 5.(1)人们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生出厌倦的思绪。 (2)在经历了许多陌生与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 6.D 7.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 8.不矛盾。“低沉”是说过去,以前不曾想起回家,人们几乎淡忘了要回家,回家的愿望还没有抬头;“嘹亮”是说现在,因为现在“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人们迫切需要回家,回家的愿望明确而迫切,这两个词都是从心理感受来说的。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困守一隅”中“隅”应读作“yú”,不要拼成“ǒu”。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指示代词含义的理解。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根据前文内容可知,“此”指“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分析作答。“行色匆匆的流浪者”指已走出原有的环境的流浪者;“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指常想着“流浪”、对外面的环境还只停留在心之向往的阶段而未能走出原有环境的人。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分析作答。根据作者的描述,“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流浪者”都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感觉生命失去了光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一段话理解,所谓的“流浪与回归”指的是人们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生出厌倦的思绪;在经历了许多陌生与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 6.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衔接的能力。首先理解给出的句子,然后了解文意,分析作答。然后根据“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腿脚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于是……”的提示可知,这句话应该放到D处。 7.此处应该填写一句引出下文的句子。前文第(2)段写“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根据第(8)段“家”的提示,以及第(10)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可以知道,此处应该填写“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 8.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结合上下文理解,“低沉”是说过去不曾想起回家,几乎淡忘了要回家,回家的愿望还没有抬头;“嘹亮”是说现在“心灵劳顿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迫切需要回家,回家的愿望明确而迫切。这两个词都是从心理感受来说的,并不矛盾。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紫藤萝瀑布(节选)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画线句子如何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2.“觉得这一条紫藤梦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3.“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感,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

5.对文未“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下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苔痕/上阶绿

D. 可以调/素琴

2.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与为乐者(想到)

B. 怀民亦未(动词,睡觉)

C. 山不在高,有仙则(动词,出名)

D. 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相与步中庭

至于负者歌途(《醉翁亭记》)

B. 月色入户,欣起行

所以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C. 水不在深,有龙

芙蕖不然(《芙蕖》)

D. 孔子云:何陋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鱼,我所欲也》)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用__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京、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参与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情怀。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2)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3)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请你为下面的简讯拟写恰当的标题。

去年下半年,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大量观众追捧,春节期间又推出了传统文化节目《中国谜语大会》,而近两个月《中国成语大会》也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与此同时,卫视的传统文化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走进人们的视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相继推出。这些似乎已经淡出电视荧屏的传统文化,再次迸发出了力量。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全诗句。

(1)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岑参《逢人京使》)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市《望岳》)

(6)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