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2.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1.“十五”、“八十”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服役时间之久,从而揭露兵役制度的残酷。 2.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十五”与“八十”形成对比,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2.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与赏析。通过描述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又何焉(参与)

B. 肉食者(卑鄙)

C. 神弗也(赐福,保佑)

D. 小大之(案件)

2.下列句子中,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登轼而望之

A. 公与之乘

B. 小大之狱

C. 肉食者谋之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3.翻译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4.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活动的史书,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善于借助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B. 《史记》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代专门负责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宋朝人郭茂倩将自两汉至唐代的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

D.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的史学家左丘明所著,它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曹刿论战》即选自该书。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B. 不是每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C.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牌、利水、止血、明目……等养生功效。

D. 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 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 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情了人生的真谛。

 

查看答案

下列加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非洲贫苦国家的人们经常挨饿不能饱食终日

B. 顾况性格诙谐,不拘小节,曾经写诗嘲讽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

C. 小提琴与钢琴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旗鼓相当,是在中国影响最为深广的两种近代西洋乐器。

D. 离开家乡这么久看到现在家乡衰败的样子不禁使我触目伤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