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爱的力量 张嵚 ①余姚王家公子,士林标准名门。生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爱的力量

张嵚

①余姚王家公子,士林标准名门。生得这么好,偏还拼实力。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华拿下殿试状元,事业蒸蒸日上。

②然而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却是——当爹。他的儿子,就是中国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③说起王阳明的童年,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他的天赋,但在当时比天赋更叫人震惊的,却是这孩子的淘。来京城读书没几天,老师就发现,少了好些学生——全被小王同学带着逃学了。

④于是,京城的街道上便有了一景:一个十来岁操浙江口音的孩子,披一身破衣服做的披风,带着十几个孩子吆五喝六地招摇过市,一路歌声嘹亮。王华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奔到街上,揪住儿子就是一顿暴打。

⑤王华是出了名的淡定之人,能在闹市嘈杂的环境里读书;入仕为官后,不论经历多大的风波,也从来不见动怒;就连明孝宗都说,看看王华,就知道啥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样的脾气都“绷”不住,可见这孩子有多淘。

⑥这次打完后,小王同学果然不逃课了,读书也认真了许多。可认真上课的小王同学,却专爱找闲书看,连兵书战策都研究,动不动还引用个生僻史料,把老师难住。

⑦但没多久,王家却聘了武术教师,专门教小王同学骑射。这不但不拦着他淘,反而还教着他淘了。

⑧事实证明,王华和一般的家长比,至少有一点不一样——他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

⑨街头暴打事件过后,王华冷静下来,把儿子做过的淘气事仔细梳理了一遍,忽然发现:儿子做的事虽然荒唐,却还有点技术含量。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全是按照军队的阵法来指挥,唱的歌居然是岳飞的《满江红》。

⑩令王华不解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傻瓜,为啥就愿意跟在儿子屁股后面胡闹?他饶有兴致地问儿子,儿子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我把自己的糖果糕点,全分给他们吃,谁最出力,分的糕点糖果就最多,他们当然愿意跟着我了。

王华宽心了,随后还给了一个评语:克制私欲以遂其志——这孩子虽然荒唐,但可以为了追求理想(达到自己目的)克制自己的欲望(吃糖果),精神可嘉。

从那以后,儿子要看闲书,他便想方设法去搜罗;想学武,他就花钱请老师。

但这个看似啥都不管,好些事儿还由着儿子的王华,却管了儿子一件“小事”——下象棋。

小小年纪的王同学,最爱的就是下棋。他对军事武功的喜爱,花样百出的折腾,全是这爱好启蒙的。按说下棋没啥不好,可王华发现,儿子沉迷于此几近成痴,常常因此耽误功课。于是王华当着儿子的面,把棋扔进河里——再让我看见你下象棋,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这件事发生四十年后,王同学统帅大军,剿灭宁王叛乱,其行军布阵之缜密高效,令部下伍文定啧啧称奇。伍文定问这本事咋练的,王同学不慌不忙,赠给伍文定一首诗。这首诗,就是他当时被老爹扔了棋盘,满怀悲愤时写的:“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后来王阳明也不止一次提起这段往事,他说,父亲扔的不是棋盘,而是自己的心魔。

王同学刻苦读书,勤练武功。但每当他取得一点成绩而略显得意时,便会遭到王华的一顿训诫。

为了证明自己,王同学不但标榜自己是大明朝的李白,还背着剑在京城招摇,没事就耍两招。终于有一天,王同学当街一剑把人戳倒,随后被抓进監牢。

被保出来后,王华非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带着他去“旅游”。

王华带他到居庸关要塞,让他体会了塞北的猎猎寒风,见识了鞑靼的嚣张。父亲没有多说一句话,却用事实教育他:你还差得远!

(21但在当时,王同学依然满肚子不服。回家后没几天,他就写了篇军事大论,自夸只要手里有几万兵马,就能立刻横扫草原。几天后,王华还回他的文章,并在每一段、每一句上做了批注,将他驳得体无完肤。为此王华特意跑去兵部,找了好几位专家集思广益,硬是把这孩子给驳倒了——横扫草原?你先把这批注“扫”了!

22王同学二十八岁终于科场登第,从此与父亲同朝为官。但这对父子之间的战争,并未停歇。不管王同学多么认真努力,政绩多么好,却从未得到父亲的肯定。

23后来王同学才知道,自己每任一职,父亲都会特意写信给他的上司,一来是请求关照,二来是拜托对方多给儿子一些磨炼。

24王同学经常叹息父亲不理解自己。怀着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心理,他一直在“做圣贤”的道路上努力着。

25正德元年(1506年),终于出大事了!

26正德元年(1506年),宦海浮沉六年的王同学,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他上书斥责权宦刘瑾奸恶,结果招来大麻烦,自己入狱,随后被贬到贵州龙场,父亲也遭株连被调任南京。

27路过南京时,心中万分悲痛的王同学郑重地请求父亲谅解。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第一次认真地表扬他,说他做得对!

28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父亲的古板守旧,其实是一种更坚韧的爱。所谓父爱如山,不是似山一样重,而是父亲把自己变成一座山,让儿子穷尽力量去攀登,只有攀登上去,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29在这场见面后,有了那次光耀中国思想史的“龙场悟道”,有了闪耀大明的王阳明,有了心学流派。

30已是大师的王守仁,在后来的讲学中,总会讲到他与父亲一起写的一副对联: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

31在很多人的笔下,王明阳的成功被看作一场叛逆青年战胜守旧父亲的励志奇迹。其实读一读这副对联,就知道这一切均是来自父爱的力量。

(《读者》2017年10期)

1.通读全文,请谈一谈第6段中加点词语“更坚韧的爱”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父亲的古板守旧,其实是一种更坚韧的爱

2.第9段中加点词语“这一切”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通读全文,谈一谈你对文中这幅对联的理解。

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

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

4.结合文意,谈谈对第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父亲扔的不是棋盘,而是自己的心魔。

5.对于第⑨段中提到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你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名句吗?

 

1.①父亲王华了解儿子的内心、管教“淘气”的儿子;②嘉奖儿子能“克制私欲以遂其志”;③扔掉儿子棋盘、扔掉儿子的心魔;④保释儿子出监、带其见识鞑靼的嚣张、用事实教育他促其成长;⑤驳斥儿子的军事大论;⑥儿子为官后拜托各级官员多给儿子一些磨练;⑦表扬儿子上书斥责权宦奸恶。 2.在这场见面后,有了那次光耀中国思想史的“龙场悟道”,有了闪耀大明的王阳明,有了心学流派。 3.父亲王华用看似古板严苛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子终于长成,成就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丰碑。 4.父亲扔掉儿子的棋盘,让其不至于耽误功课,避免了他被痴迷控制的危险,所以王扬明说父亲“扔掉的是自己的心魔”。 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段,找出围绕这对父子之间的发生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采用:父亲如何教育儿子的句式。使儿子等到什么想的思想教育等。如:保释儿子出监、带其见识鞑靼的嚣张、用事实教育他促其成长;表扬儿子上书斥责权宦奸恶。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找到题干中“这一切”在文本中所处的位置,结合上文理解即可。“这一切”出自“在很多人的笔下,王明阳的成功被看作一场叛逆青年战胜守旧父亲的励志奇迹。其实读一读这副对联,就知道这一切均是来自父爱的力量。”故:“这一切”指的是王阳明的成功。然后从文中找出王阳明的成功之处:有了那次光耀中国思想史的“龙场悟道”,有了闪耀大明的王阳明,有了心学流派。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首先理解这副对联,王华上联“一叶”指小船。“六花”,谓雪花。雪花结晶六瓣,故名。出句以“一叶载六花”切“雪压孤舟”,十分贴切。王阳明下联“片笺”,借指雁。“雁书”、“雁笺”均指书信,源于鸿雁传书之典。“八字”,指形如“八”字。代指雁阵呈“八”字之形。出句和对句用借代修辞,使“雪压孤舟”和“雁横远塞”的情景,描摹得惟妙惟肖,加之用语幽默俏皮,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逸趣横生。然后结合文本中父亲对王阳明的教育方式阐述自己的理解即可。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分析这句话可知,父亲扔掉儿子的棋盘,让其不至于耽误功课,避免了他被痴迷控制的危险,所以王扬明说父亲“扔掉的是自己的心魔”。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诗词积累。写出岳飞《满江红》中的完整句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所好轩记

袁枚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注释】①敌:比较、竞争。②奈何:如何,怎么样。③味:美食。④葺屋:修建房屋。⑤珪璋(guī zhāng):古代两种贵重的礼器。彝(yí仪)尊:古代祭祀用的青铜酒器。⑥欲:将要。少味:减少趣味。⑦昵(nì逆):亲热。⑧狎友:关系密切而行为不庄重的朋友。⑨毕:完成,结束。⑩曾皙(xī西):名点,孔子的学生,曾参的父亲。⑪脍炙(kuài zhì):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⑫俸:俸禄,薪水。⑬易:买,购买。⑭患:担心,害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众好而昵焉

②而又何以书独

2.下列句中与“谢众好昵焉”中加点词语“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B.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C. 不知其能千里食也《马说》

D. 启窗观《核舟记》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4.文中谈到自己好书的理由有哪些?

5.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见赠,送给我;酬,用诗歌赠答。此诗是诗人的酬谢诗,表达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与其少时诗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一样,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B. “巴山楚水其两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紧承白居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句,用“弃置身”处“凄凉地”二十三年地陈述,显出朋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紧承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句意,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千帆竞发,有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襟怀。

D.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著《陋室铭》,与“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致刻画了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

(3)诗歌能表达诗人的愿望、决心和抱负,有些比较含蓄,有些比较直白。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蓄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白地表达了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报效朝廷的抱负和决心。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之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 ⑤③①②④    B. ③①⑤④②    C. ⑤①④②③    D. ③②①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有《野草》等。

B. 曹文轩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青铜葵花》等,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描写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抗斗争,其特点是一个“智”,凭借智慧劫取了送给蔡京的生日寿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