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马祖云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马祖云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②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③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④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⑤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⑥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⑦“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来源: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开篇以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因疏忽而贻误战机导致落败的事开头,有何作用?

3.第三段主要采取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简要论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自己的个人实际,简要说说如何才能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1.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2.用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一个参谋因粗心大意写错会师地点导致贻误战机落败的事例,引出论题,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引出下文论述,引起读者兴趣。 3.举例论证,列举了邓稼先带领科研精英精密演算,确无“毫厘”之差,完成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这一分论点,继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首先运用举例论据,举了冯玉祥的一个参谋因粗心大意写错会师地点导致贻误战机落败的事例引出论题,接着分别从“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从正面来论证认真的重要性。其次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森林大火的事例,从反面证明了粗心的残酷教训。最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5.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本题是在提出论题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或异二者之

天下之忧而忧 

③自数年之后   

④外不闭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 然则何时而          怏怏不

C. 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 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5.随着时间的流逝,唐太宗和范仲淹都成为了“古仁人”,请你结合以上两个选段,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

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巧妙用典,发出事态变迁、恍如隔

世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咏柳、爱柳的诗文很多,请你写出含有“柳”字的连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校九年级(3)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的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 元旦节 元宵节  母亲节 清明节 

国庆节  中秋节 愚人节 感恩节 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现在的青年人都喜欢过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你认为应该怎样吸引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是朝廷对已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的称号。比如陶渊明称为“靖节先生”。

(3)美猴王来到灵台方寸山,他的师父菩提祖师为他取了姓名,为此,他高兴得很。学艺成功荣归故里,这里虽然各种兵器样样齐全,却没有一件让他称心。于是,四老猴对他说:“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甚么兵器,却不称心?”美猴王闻言甚喜道“等我去来。“……

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取了什么姓名?他去取来了什么兵器?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①阙,指长安。潼关:关隘名,在今陕西潼关境内。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长亭:古时驿路每十里设长亭,供行旅休息。③太华,陕西的华山;④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⑤迥:远⑥帝乡:帝都,长安。⑦梦:向往。

A. 首联,“红叶晚萧萧”,用景物描写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达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

B. 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C. 中间四句诗人连续写景,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出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安排得如巨鳌四足,缺一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

D. “犹自梦渔樵”,含蓄地表达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表达了诗人不专意于功名的高洁情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