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裸露(luǒ) 砾石(lì) 气喘吁吁(yū)
B. 棱角(lèng)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g)
C. 磅礴(bó) 诅咒(zǔ) 大煞风景(shà)
D. 酝酿(niàng) 蠕动(rú) 鲜有人迹(xiǎn)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1659年9月30曰,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沦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曰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曰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曰至24曰,我连曰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
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曰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鲁滨孙是怎么落到荒岛上的,结合原著,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说明。
2.联系原著,说说鲁滨孙初到荒岛上的两年,为了生存学会了做哪些事情?
3.结合选文加以分析,鲁滨孙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歌词让人过目不忘:经过了风吹雨打/才有最美丽的鲜花/不管付出多少代价/我不怕/时间有一种魔法/能美化昨天的伤疤/得到经历失去年华/不算差/我们蓦然回首的霎那/许多欢笑眼泪都蒸发/爱能牙?过春秋和冬夏/心是永远绽放的神话/……走过的路开满鲜花/多繁华/我们蓦然回首的霎那/许多欢笑眼泪都蒸发/爱能穿越距离和时差/心是永远绽放的鲜花……
请仔细品读上述歌词,以“绽放一朵美丽的心花”为标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笨拙的父爱
他真的是一位非常笨拙的父亲。
这是一个大型综艺节目,类似于各种选拔赛。台上一个个帅哥靓女,或歌唱,或舞蹈,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的才艺发挥到最好。精彩之处,台上台下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当他站在舞台上时,显得有些另类,因为他的年龄不再年轻。与众多参赛的小青年相比,他俨然就是“大叔”级别的。
按说,“大叔”级别的人物参赛也不算什么,或许还能一鸣惊人,出个中国式“苏珊大妈”。但是,他似乎又不具备这个才能。
词也不清晰,这些都是歌手的禁忌。台上评委的灯齐刷刷地灭掉了,他陷入一种尴尬与难堪的局面。但是,他依然执着并含糊不清地唱着,灯光下,他的额头爬满汗水,沧桑的脸上似乎因难堪与拘束,显得又苍老了几分。台下嘘声一片。
这真是个乌龙事件,自综艺节目开播以来,从没有过这样的局面,主持人忍不住叫停。音乐停下来,他似乎更孤立地站在舞台上,手足无措。
“你一定知道自己的歌唱水平,能说说你为什么来这个舞台上吗?”主持人问道。台下挪榆声此起彼伏:现在人真是想出名想疯了。
男人低着头盯着自己的鞋子,半天才抬起头说话了。他的话语依然不清晰,一字一顿,原来他竟然还是一个有语疾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大舌头”。
他说:“非常抱歉,我不会唱歌。我这么做,是想恳请评委能给我女儿一个上台的机会。我女儿今年八岁,特别喜欢跳舞,能跳出完整版的杨丽萍的《孔雀舞》,只是她年龄小,不够参赛的资格。可是,女儿太想上这个舞台了,恳请大家给她一个机会,恳请大家明白一个做父亲的心情。”
原来,所有的难堪,所有的笨拙,都是为了他的女儿。
他女儿终于站在了这个大型的舞台上。孩子的舞蹈果然不错,她开心地跳着,像一只欢快的小孔雀。台下的男人望着女儿,也欣慰地笑了,笑得泪流满面。
在如潮的掌声里,女儿跳完了舞蹈。我知道,那掌声,一半是给女儿,一半是给父亲的。
主持人问女儿,知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女儿摇摇头。于是,主持人让她看看大屏幕:她爸爸是个切割大理石的火烧工,每天在高温下工作。为了这次上舞台,作为一个有语疾的父亲,所做的努力,她也是不知道的。天真无邪的女儿,活在自己的舞蹈梦里,并不知道父亲的辛苦。
画面以回忆的方式,重演了他坚持让女儿学舞蹈的过程。女儿很小的时候,他发现了女儿的舞蹈天赋。只要他家那台老旧的录音机一放音乐,女儿就随之翩翩起舞,只是,女儿的舞步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显得有些凌乱与别扭。看看喜爱舞蹈的女儿,想想家里拮据的生活,他还是拿出全部的积蓄送女儿去了舞蹈学校。学舞蹈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夏天,家里没有空调,他就去附近的冷库里,捡拾一些废弃的冰块,然后回家放在盆子里,用电扇吹,这样练舞蹈的女儿就不至于那么热了。冬天,他用捡拾的煤块在屋子里生火,把贫瘠的小屋照映得暖暖的,也让跳舞的女儿感觉暖暖的。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女儿终于走向了梦寐以求的大舞台。
后来,导演纽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这个男人因语疾并没有成家,这孩子是他捡来的弃婴。可是他央求导演删掉了这一块儿,他说他永远不想让女儿知道这个秘密。
作为一个摄影师,我目睹了这晚最感人的一幕:大屏幕上,父亲辛劳的身影,还有他为了女儿,站在舞台上最笨拙、最尴尬的一面。
节目之后,我复制了一个光盘,送给了孩子。我想让她明白:父亲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笨拙,都是为了更好地爱她!我想随着女儿的长大,她一定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也会深深地爱着这个笨拙的父亲。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父亲在选秀舞台上笨拙表演。 |
发展 | (1) |
高潮 | (2) |
结局 | “我”送光盘给孩子,希望她明白父爱。 |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他依然执着并含糊不清地唱着,灯光下,他的额头爬满汗水,沧桑的脸上似乎因难堪与拘束,显得又苍老了几分。
(2)台下的男人望着女儿,也欣慰地笑了,笑得泪流满面。
4.“笨拙的父亲”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请敬畏规则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民族好像很拽,其实很苦和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中国的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中国人总觉得最拽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中国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差的。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洲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律宾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1.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敬畏”一词表达出对“规则”的一种庄严感、使命感。
B. 第⑤段用成语“一地鸡毛”形容美国公司做决策时的混乱局面,表达出作者的反感。
C. 哈佛校长的做法印证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
D. 本文告诉我们: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2.下面现象与本文中心观点一致的是( )
A. 一些用人单位雇佣员工时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B. 马路上遇到行人横过人行横道时,一些车辆能抢就抢,力争早点过去。
C. 智利铜矿事件中,被困住的矿工们自发组织,听从老矿工的指挥,定时定量地获取食物,挺住了最艰难的17天。
D. 城市改造建设中,一些人抢着在拆迁之前“栽种”房子,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3.概括第⑦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①呼具茨②二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解注)①大隗:传说中的神话。②具茨:山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知具茨之山乎/徐公不若君之美
B. 称天师而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C. 黄帝再拜稽首/一鼓作气,再而衰
D. 若知具茨之山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3.小童是如何指导黄帝治理天下的?(用自己的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