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
B.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严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第②~⑥段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第⑦段再次明确中心论点。
C. 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用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区分“见”与“望”的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D. 第⑤段加点词“这样”在文中指代“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下列材料可以作为第⑤段补充论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B.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培根说:“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D. 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阅读全文,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读书才能有效果。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①,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②百家之说。嘉佑③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注释)①举茂才:指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②六经:指被儒家推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著作。③嘉佑:宋仁宗年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壮岁犹不知书 / 即书诗四句 B. 此未足为我学也 /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士大夫争持其文 / 知而不争 D. 父子名动京师 / 佁然不动
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焚 其 文 闭 户 读 书 五 六 年 乃 大 究 六 经 及 百 家 之 说
3.苏洵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记叙了太守与滁人同游风光秀丽的琅琊山,并在醉翁亭举行宴会的事件,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B. 这篇散文描写了“滁人游”时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反映了滁州在欧阳修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C. 太守宴“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就地取材既显示滁州物产丰饶,也体现了太守宴饮的随意,太守与宾客只为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
D. 第③段先后从滁人游、众宾欢、太守宴、太守醉这四个场景描写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以排遣抑郁心情的风俗画。
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人生短暂,就不要驻足去羡慕他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自己。如果是繁星,就不要羡慕明月的皎洁光亮,你依然可以在夜空中绽放光芒;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将“增强”改为“提高”)
B. 网络直播本身是一个创新的交流平台,但直播时要有度,不要有为了求异而违法。(在句末加上“的行为”)
C. 能否拿下这期《最强大脑》的冠军,关键在于选手们把他们强大的技能在临场时稳定地发挥出来。(在“选手们”后加上“能否”)
D.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将“机制”改为“制度”)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小凯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小凯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北影了,感谢恩师多年的赐教。”小凯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令郎顺利考上理想大学,多谢大家关心!”小凯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好朋友王源对小凯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登门造访。”
A. 赐教 B. 令郎 C. 蓬荜生辉 D. 登门造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