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越来越酸的海洋 ①在4月22日第4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前,《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

越来越酸的海洋

①在4月22日第4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前,《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把人们关注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视角从大气带到了海洋。这篇文章宣称,由来自不同大学的21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经过检测和评估地质记录后,得出结论:目前的海洋酸化速度是3亿年来的最高值。

②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100万吨以上的速率被海洋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释放出氢离子,使得海水的pH值下降。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但到2012年,海水表层pH值降低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除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被称为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③一份来自夏威夷附近海域20年的数据显示,工业革命以来,海水表层pH值从1960年的8.15下降到8.05,这表示,海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加了30%。

④不仅如此,海洋酸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海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及其所导致的海洋酸化速率比两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快了近100倍,而末次冰期被认为是最近一次的二氧化碳急剧上升期。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如按照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进行,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

⑤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以后,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均大幅下降。钙化速率的下降,不仅影响到了浮游性钙化生物,如颗石藻等向底层海洋的碳输送,还会影响到钙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珊瑚藻以及造礁珊瑚种类在加倍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其钙化速率平均下降30%。

⑥多项研究表明,海洋酸化还可能通过食物链,造成原本不同种间的配子受精成功并形成杂交种,造成种质混乱,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某些浮游动物在喂食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浮游植物后,繁殖率显著下降。

⑦有研究者在模拟实验中发现,严重酸化的海水中,小丑鱼幼鱼将失去听力、视力、嗅觉,无法发现敌害,也丧失了相应的逃逸和生存能力。对甲壳类、贝类、鱼类及棘皮动物等海水养殖生物的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会显著地影响到幼体发育,降低成体的钙化率和呼吸活动,改变机体能量代谢方式,干扰感知和运动行为,抑制免疫防御系统的活性,引起生物体代谢异常、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已经有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是一种生理胁迫,会使得藤壶的成活率显著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同样会导致海胆的尺寸和重量均明显变小。

⑧由于人类从未经历过这种变化,并且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对酸化引起的海水化学变化敏感性不同,以至于无法确定海洋酸化的生物学效应,也就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1.什么是海洋酸?

2.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

3.第⑤段“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以后,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均大幅下降。”中的“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1.海洋酸化是指海洋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 2.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产生的严重影响。 3.不能删。因为去掉后就变成了“全部”,表述过于绝对,与事实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找出文段的关键句概括即可。文章第②段中提及“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时,先将题干定位到具体段落,再找出文本的关键句进行概括即可。文章的第⑤⑥⑦段说明了海水酸化所带来的影响;第⑤段中提到“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以后,大多数钙化生物的钙化速率均大幅下降”;第⑥段指出“项研究表明,海洋酸化还可能通过食物链,造成原本不同种间的配子受精成功并形成杂交种,造成种质混乱,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⑦段指出“海洋酸化会显著地影响到幼体发育,降低成体的钙化率和呼吸活动,改变机体能量代谢方式,干扰感知和运动行为,抑制免疫防御系统的活性,引起生物体代谢异常、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据此即可概括出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威胁。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举例说明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文章第⑦段中,通过一个具体的模拟实验,模拟严重酸化的海水对各类生物生长与生活的影响。通过举出具体例子,使读者对海水酸化的影响之严重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并且清晰的概念。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把握. A项,文章第⑥段说“例如,某些浮游动物在喂食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浮游植物后,繁殖率显著下降”,其中,有“某些”修饰“浮游动物”,选项去掉修饰词后语意改变,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B项,从第⑤段可知,“珊瑚藻以及造礁珊瑚种类在加倍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其钙化速率平均下降30%”。符合文意。C项,文章第④段指出“如按照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进行,本世纪末,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可知,“海水pH值将下降至7.8左右”的前提条件是按照“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水平进行”。选项分析或推断不符合文意。D项,文章第⑧段指出“由于人类从未经历过这种变化,并且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对酸化引起的海水化学变化敏感性不同,以至于无法确定海洋酸化的生物学效应,也就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由此可知人们可能无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选项分析或推断不符合文意。本题要求选择选项分析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_______

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____ ”→“_____ ”的变化过程。

3.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____

4.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2) ;“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1)_____ ;(2)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 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 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 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查看答案

黔之驴

柳宗元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苏教版教材)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蔽林间   (2) 以为且己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能者。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

③虎大骇,远……甚恐。  

④稍近,益……蹄之。

3.翻译下列句子。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译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成语: ____。启示: ______

 

查看答案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遂反流逆上矣。   (2) 可据理断欤?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数小舟,曳铁钯

于沙上

④沿河求之,不亦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第三、四句分别从       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  的气氛。

2.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 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 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查看答案

(1)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造化钟神秀,______。(杜甫《望岳》)

(3)______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