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别踩疼了雪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

记叙文阅读

别踩疼了雪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4)雪开始零星的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的妈妈离开了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话。在春天,总是阳光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1.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

2.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句子。

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4.联系全文,说说“雪”在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5.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

 

1.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了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 2.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 3.用拟人手法赋予雪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了女儿纯洁的心灵 4.象征母亲美好形象 象征纯洁的心灵 5.示例: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妈,我爱你!” 【解析】 1.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文章第十、十二段可以看出“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在女儿的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她想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游僧卖药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释:地名。云游四方的和尚。研磨。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卖药于______佛作手取物状______国信之______其盘中之丸______

2.选出与例句“捧盘近之”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下车引之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学而时习之    D.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用“/”为下句划分节奏(限两处)

先 以 一 铜 佛 置 案 上 而 盘 贮 药 丸 佛 作 引 手 取 物 状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5.这个故事表现了和尚怎样的品行?

 

查看答案

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 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 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 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989年,“重阳节”被国家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同格中学七年级(2)开展了相关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宣标设计)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简明、形象的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俗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重阳节“佩茱萸”习俗的内涵。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很盛行,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点追踪)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年末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岁以上的人口1.44亿,占总人口的10.5%。全国老龄委指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33年前后将达到4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

材料二: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

阅读材料一,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材料二,请你提出两条预防老人走失的可行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刘欢在教室里拾到五角钱,想上交到班主任那里,这时李强同学说:“就五角钱还值得上交啊?你可真是拾金不昧啊!只是学雷锋过时了啊!”

针对李强的这种说法,你将怎么反驳?

你可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