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1.在藏戏里白色的面具代表是( )
A. 威严 B. 吉祥 C. 纯洁 D. 柔顺
2.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 面具很好看 B. 人们很喜爱而具
C. 面具用途广泛 D. 面具用艺术的手法使戏剧人物更形象
3.以下不属于藏戏特点的是( )
A. 藏戏有自己固定的程式 B. 藏戏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C.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 D. 藏戏只有一种固定的流派和表演形式
填空,把古诗词补充完整。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5)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6)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通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②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一点露珠一样脆弱,所以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③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④因此,我们常以各种名义轻而易举就把孩子那珍贵的想象力毁灭掉了。
⑤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无心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按要求写句子。
(1)把“这样悲壮的故事,不能不使我感动得落泪”改为反问句。
(2)用“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组成语段,表意要完整。
(3)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不用抄写句子,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的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①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4)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把句中画线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成语。
(1)金钱豹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与大灰狼厮咬起来,结果,两个都是血淋淋的。
(2)这个士兵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勇武而有力量的硬汉子。
(3)性情倔强而不驯服的菊花青自然不肯服输。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编(jí)____部周围有一个较好的艺术氛围,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
(2)我喜欢泛着(lán)____色细浪的沙尔乃河,也喜爱悄(______)然无声的灰腾河流。
(3)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xiè)____千里。
(4)受伤的士兵用微弱的声音祈(______)求说:“不要走……不要走,请……等……等!”
(5)“对不起!”他走上前,很(bào)____歉地说。
(6)人身上有很多穴(______)位,针灸(______)这些穴位能治疗许多疾病。
(7)用原子能做动力的潜艇可以长时间在深海里潜(______)伏行进,十几年不用换燃料。
(8)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yǐ)____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