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笑谈大先生①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认为他长得很好看。老先生的相貌长得就是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名声。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长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站在那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⑥以我个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的作品,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的作品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鲁迅真正的可爱之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是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只是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即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作“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作“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写文章,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杂糅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      。一则曰:     

(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注]①大先生: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

2.试从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字,属于贬词褒用,请根据你的理解,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4.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的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结合全文,请在文中第⑧段的横线上分别填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6.积累链接:鲁迅的《自嘲》中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态度。请你把它们写出来。

 

1.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示例:智慧、聪明、深刻。 4.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5.好看 好玩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析】 1.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①不脱离具体的语境,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②理解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象征意义。此段通过对比来写鲁迅,鲁迅瘦弱,穿件长衫,不像“于右任、张群、吴稚辉、沈君儒”那样有旧族遗老的气息,而是“中国”模样不老派;也不像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而是“五四”,也非洋派。 2.考查文段的作用。段落所在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中间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内容:概括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但是具体作用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才行。第⑤段“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承接上文所写,“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引出下文对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的介绍,故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刁”本义是狡猾,无赖,是贬义词,这里是虽然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读者自己读出其中蕴含的意味,其中的深意。用双音节词,就是用一个词来表示,即聪明、智慧、深刻。 4.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用语,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包含矛盾的双方,根据这个理解,找到第⑤段的句子“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对立统一的词语是“激愤与放松”“深刻与精通游戏”“挑衅与自嘲”“批判与话又说回来”。 5.考查对文章写作内容的理解。此文写了关于鲁迅的相貌和自己读鲁迅作品的心得。相貌上我认为他长得很好看,读鲁迅作品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因此结尾总结词语应是“好看和好玩”。 6.考查学生的积累记忆。首先要了解鲁迅的《自嘲》这首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然后根据要求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态度的句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对人民无限爱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新课标推荐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捕鸟                  ②吹嘟嘟

(1)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与这两幅图画相关的文章篇名。

与图①相关的篇名是《      》,与图②相关的篇名是《      》。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  狼不敢

B. 十二卷    诫子

C. 微颔之      当涉猎

D. 屈伸呼吸    未柳絮因风起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幸甚至哉,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4)《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映出海边居民家园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曹操的《龟虽寿》中意思与此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zhàng______碍重重,没法mí______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gù______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______阴沉,郁郁guǎ______欢,丑陋可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九二五年

1.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            。其作用是什么?

3.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

4.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_____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仔细体会揣摩。

5.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      作用。

6.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7.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