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田家(4分)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

田家(4分)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分)明 2.(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人只能单独地接近上帝。

——题记

①1910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坚定信号。当妻子暗地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这时决定突然如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没有带走别的财产,除了为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②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了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

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车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里的人已经订好了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来追踪他这头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

④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战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他精疲力竭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⑤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的气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很远。在临死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家之手。

⑥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同样带有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着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他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也是最清晰的模型。

(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

1.分析第①段中“小偷”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连用了三个“到”字,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连用了四个“从”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写列夫·托尔斯泰,并没有介绍他的文学创作,而是选取了他死亡前离家出走这一事件,你认为这种设计好不好?为什么?

4.文章结尾处高尔基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人类的人”的评价非常“精辟”。请简要分析这句评语“精辟”在何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认为他长得很好看。老先生的相貌长得就是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名声。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长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站在那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⑥以我个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的作品,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的作品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鲁迅真正的可爱之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是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只是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即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作“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作“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写文章,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杂糅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      。一则曰:     

(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注]①大先生: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

2.试从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字,属于贬词褒用,请根据你的理解,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4.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的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结合全文,请在文中第⑧段的横线上分别填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6.积累链接:鲁迅的《自嘲》中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态度。请你把它们写出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新课标推荐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捕鸟                  ②吹嘟嘟

(1)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与这两幅图画相关的文章篇名。

与图①相关的篇名是《      》,与图②相关的篇名是《      》。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  狼不敢

B. 十二卷    诫子

C. 微颔之      当涉猎

D. 屈伸呼吸    未柳絮因风起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幸甚至哉,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4)《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映出海边居民家园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曹操的《龟虽寿》中意思与此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