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训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阅读训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 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C. 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 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指音乐,用音乐来欢迎志同道合的人。

B. “为人谋”是指为朋友做事。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学和思都是不对的。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说人要讲道义。

3.说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含义?

4.孔子阐述了怎样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5.说说这几则论语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6.说说第七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1.B 2.D 3.七十岁的时候达能做到按自己心中所想的去做事。但不超越礼法。 4.孔子倡导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其中一项。 5.体现了端正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品德的思想。还体现了自主意识,强调人的独立性。 6.第七则写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学识,应该是自己喜欢,有兴趣去学习,才能将其学好。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这句话中“贤”指的是“贤明的人”,“齐”指的是向他看齐。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应选B。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有误,“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不也是很快乐吗?“乐”的意思是“快乐”;B项有误,“为人谋”指替君主办事,不是指朋友;C项有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从”“欲”“逾”“矩” 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译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查看答案

为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见思齐焉_____

A.贤明

B.贤明的人

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_____

A.疲惫

B.倦怠

C.疑惑 危险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

A.流逝的时光

B.消失的

C.死去的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_____

A.很少的食物

B.蔬菜食物

C.粗粮 

(5)吾三省吾身_____

A.太阳

B.每天

C.日子

 

查看答案

(题文)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_________

(8)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查看答案

《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查看答案

(题文)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家,是____家学派创始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