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雨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

父亲的雨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1.阅读文中划橫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3.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4.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情节和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1.因为父亲还沉浸在为村民拦到水的快乐与满足中 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描摹了雨水的形态 3.①“雨”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②揭示主题,写的是关于父亲与雨的故事;③表达了父亲对雨的深厚感情,形象地借“雨”来表现父亲的精神品质. 4.责任心强:来雨时,村人都乐得什么都忘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甘于奉献:风雨越大,父亲越快乐,因为可以为村民储蓄更多的水;顾全大局:面对村人天旱时拼命往自己家的田里放水,不懂节约的自私行为,父亲虽然想撒手不管给他们一个教训,但为了大伙的利益还是忍不住又冲了出去拦水.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内容及对人物描写的内容进行判断。从文章第3段内容看,此时的父亲还沉浸在为村民将水拦到山塘里的快乐中,所以虽然挨骂也不在意。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将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抛进屋来时,雨水掉落时晶莹剔透的状态。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题目中的“雨”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父亲的雨”还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的是关于父亲与雨的故事;借“雨”来表现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来雨时,村人都乐得什么都忘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可以看出父亲责任心强;从风雨越大,父亲越快乐,因为可以为村民储蓄更多的水,可以看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父亲面对村人天旱时拼命往自己家的田里放水,不懂节约的自私行为,父亲虽然想撒手不管给他们一个教训,但为了大伙的利益还是忍不住又冲了出去拦水,可以看出他具有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还可以看出他的宽容大度,乐于奉献的精神。据此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1.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富有特色,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B.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让我们看到英雄的风貌,还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

C. 文中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文中贯穿始终。

D. 文中有句话“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老头子把大女孩受伤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敌人,才有了后文为大女孩报仇的故事。

2.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五段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请其罪云(列举)

B. 必轻国(轻视、小看)

C. 使公马杀人(用)

D. 公乃罪(免除)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划分三个节奏为标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3.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芳草鲜美_____(2)阡陌交通_____(3)便还家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对文章的写法和语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记”是一种文体,此种文体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B. 本文叙事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C. 本文叙事、摹景状物没有浓墨重彩的烘托和渲染,语言极为精炼简洁而又朴素自然。

D.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详写了发现桃源的过程而略写了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

 

查看答案

(题文)仿照例句,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语意连贯、顺畅。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B. 事件发生后,校长就跟老师研究,决定针对这个事件进行一次教育。(修改:句子表达不明确,把教育改为教训”)

C. 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

D. 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删去切忌不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