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 荷叶母亲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

阅读

荷叶母亲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ándàn)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由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一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什么?

2.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四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

4.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

5.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插叙 ,祖父和“我”在院中乘凉赏莲时,祖父的话暗示了“我”和“红莲”的关系。把“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人,花瑞即人实,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铺垫。 2.这句环境描写为写大雨埋下伏笔, 烘托心情,渲染气氛。 3.此处的含义是含苞欲放。 4.我十分挂念雨中的红莲,怕它被那密密的雨点打坏。 5.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议论和抒情 ,其作用是表达了对自己无微不至关怀,爱护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点明深化中心。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记叙顺序的把握,记叙顺序可分为顺序、倒叙、插叙。②③④段是插叙,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此题是对文章中景物描写作用的考查。文章中的自然环境,主要从渲染氛围、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主题等方面考虑。“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为下文写大雨埋下伏笔;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 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此句所在的段落,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我不敢下阶去”是因为挂念雨中的红莲,怕它被那密密的雨点打坏。流露出了我对红莲的怜惜和担心之情。 5.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的中心来理解。“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卒章显志,自然界中,荷花碰到的雨点有荷叶挡着,它是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作者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6.本题考查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句,主要起到抒发作者情感,点明并深化主旨的作用。此文结尾的抒情议论句子,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呵护的赞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2)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

解释词语

匿笑:

祷告:

花瑞:

攲斜:

 

查看答案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菡萏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新版语文教材对课文做了一系列调整,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为我们理解语文提供帮助。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导语”,编者以人们对鲁迅的认识起笔,又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将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__ ,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___ :灿烂的春光有童真,_______,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中新网长沙9月7日电  9月7日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89岁(虚岁)生日。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并未与家人一起庆祝,而是奔赴在田间地头,察看他最心爱的杂交水稻。

当日,袁隆平不辞辛劳,带领在湖南长沙参加首届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的海内外稻作专家,驱车来到距离长沙市区约32公里的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国家杂交水稻综合实验基地参观。

材料二: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自小亲历过饥饿的苦难,长大后便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从偏远湘西的最初探索,到成立科研小组带头攻关,再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位“农民科学家”始终没有停下自己逐梦的脚步,用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

材料三: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的超级杂交水稻,让水稻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说,希望在成为“90后”之前实现希望在成为“90后”之前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及耐盐碱海水稻的培育,届时“心满意足,就可以退休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新闻的主要内容。

(2)早在2004年,袁隆平就被评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请结合材料内容,为袁隆平重新设计一段颁奖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