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 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或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 2.C 3.不好,因为“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而“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4.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5.“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是虚写,作者展开联想,由花及果,想象出一片丰收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画线句子描写的都是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作者借人物在草地上的活动,侧面表现春草的茂盛与可爱,让人感到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与古诗句的理解。从“嫩嫩的,绿绿的”可以看出作者描绘的春草刚长出不久。A句中的草已长大,不符;B句虽为“浅草”,但也能“没马蹄”,也与文章描写的情形不符;C句,写刚出土的小草,与文章内容相符;D句草更深,也不符。据此,答案为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先要区分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进行揣摩分析。首先明确观点:不好,因为“叫”只是突出了声音,而“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写出蜜蜂的动作,内涵要丰富得多,更能突出表现春花开得繁盛,更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句中一个“让”字赋予了花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是作者展开联想,运用了虚写的方法,文段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由花及果,想象出一片丰收的景象,更突出了春天的美好,给人以美的享受。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

1.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

2.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与友_____       (2)尊君在______

(3)入门不_____       (4)相而去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柳絮因为风吹而满天飞舞。

D. 两则短文分别出自《世说新语》的《言语》和《德行》,是南朝宋时的刘义庆编纂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B. 从文中“公大笑乐”的反应来看,谢安更倾向于“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说法。

C. 小元方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礼”,“对子骂父”是“无信”,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首句抓住了____________两种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气氛。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不逾矩。”(《为政》)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

(7)《咏雪》中形容白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他生长着。(朱自清《春》)

(10)古人多借月抒发思乡之情,你知道那些诗句可以表达这样的感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