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

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了大山,因为有了大山的拥抱……记住这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

请以“风记住了花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风记住了花香 淡淡的香,也会被记住 这是一个卖凉皮的摊位,摊主是个40多岁的女人,和别的乡下人一样,有着一双粗糙的大手。女人很淳朴,也很能干,每天起早贪黑[注: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凉皮很好,价钱便宜,每天都会有人排队去买。丈夫出外打工,不定期的会回来一两次,帮帮女人。我与女人的儿子是同校同学,虽然男孩学习不好,但性格和女人一样,这点是不错的。 我母亲爱吃凉皮,每天都要光顾女人的摊位,光顾多了,和女人也熟了,见了母亲就会露出淳朴的微笑,一面将上好的凉皮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母亲,一面散落她的儿子好好学习,而她的儿子则洗着凉皮,嘿嘿笑着点头。女人的丈夫每次回来都会催女人涨涨凉皮价钱,女人则会回答他:“我为人民服务”。 后来,女人的摊位不在了,听说女人的丈夫出了车祸,花光了钱,没钱雇摊位,走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女人去了何方,只知道女人的凉皮很香,很好吃,我很怀念。 一刻的香,也仍会被记住 一个冬天的晚上,天很冷,外边停电,一片漆黑。我放学回家,和往常一样光顾那家面筋摊,面筋还没烤熟,倒是火炉很暖和。在我不远处,有一位老汉,正在给他的小孙女系扣子,光线太暗了,加上有些老,看不清,怎么系也系不上。天似乎又冷了,面筋摊摊主把手伸进兜里,不断跺脚,我也把手伸到火炉边取暖。我发现,老汉的手抖着,可仍在系着,可就是系不上! 一束光射过来,一辆小面包车驶过来,灯熄灭,司机从车上下来,走到面筋摊边,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来串面筋”。很快,他也注视到了老汉,大约三秒钟,他一转身,上了车,打开了车灯。“太阳出来了吗?”老汉的孙女问道。老汉看着光,点着头。很快,老汉系好扣子,抱着他的孙女,谢过司机后,走向远方。 “你的面筋好了”“哦,恩”我赶忙回答。天冷啊,我却不用戴手套;夜没电,世界却是亮的。 会有人记住你的香 我曾载过一个陌生的男孩去学校,因为他上学快迟到了;我曾给救助站写过信,给他们说哪有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困难中;我曾不知多少次的让座,因为他们需要人们去关怀…… 他们也许会记住我所做的,也许不会,如果不会啊,呵呵,那就让风记住,风会记住这些香,也许某一天,风会带着这些香,飘进你的鼻孔。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风记住了花香”的关键语是“风”“记住”“花”“香”。这里需要理解的是,“风”“花”“香”这三个词语,可以是它们的本义,也可以是它们的比喻义。建议使用它们的比喻义写作,则能够写出较有深意的作文。例如,可以将“风”比喻作者自己,将“花”比喻为老师、父母等人,而“香”比喻为老师、父母的高尚的精神、品质。“记住”则写出人物及其精神、品质在我心目中重要性(即我的感受)。从而表达出我对他(她)的感激、敬佩、赞美之情。这样,写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可以写父母、老师关爱的事情,可以写老师、父母为我默默奉献的事情,可以写同学(朋友)无私帮助我学习的事情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心中装着一双鹰的翅膀

不知什么时候,潮湿的泥土里出现了一粒种子。它个头不大,蜷缩着身子,头发蓬松且一脸泥垢,像一个历经岁月磨难的孤儿被遗弃在荒野里,它是那样平庸,甚至还显得有些丑陋。这粒种子的形象果然招致大家的非议。

野菊说:“瞧,那个呆头呆脑的小家伙,我简直从没见过比它更丑的种子!”

“可不是吗?它一定是世界上最丑最无能的种子了,以致于除了我们没有人愿意理会它。”矮草也随声附和。

大树说:“我一看到它满是泥秽的脸,就知道它绝对成不了大器。”

这一切种子都听到了,但是它只是安静地躺在土地的怀里,吸收着水分,像是什么也不曾听到过,仿佛在孕育着一个已等待了千百年的梦。它抬头望了望广袤的天空:一只苍鹰正挟摇直上,那双有力的翅膀自由地扇动,供它在云间轻灵地穿梭盘旋……种子望着,眼睛越来越深邃,它的心中像是盈满了山一样坚不可摧的信念。

一阵风吹来,扬沙把它压在了身下,沙粒越积越厚。后来它彻底看不到了天空。但是种子并不绝望,因为它的心中始终想着:只要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也能像苍鹰一样拥有一双搏击万里云天的翅膀。

蚯漫过来,泡肿了它稚嫩的身躯;它忍受着,依然默不作声,它想到了花草树木的冷嘲热讽,但这一切只能坚定它渴望飞翔的梦。

种子想着想着笑了,仿佛自己已经拥有了鹰一样的翅膀,它伸了个懒腰,突然发觉自己长出了双脚和臂膀……在早春里的一天,它终于冲出了土层,不久便长出了茂盛的叶茎,开出了像太阳一样颜色的花朵,无比芬芳,美丽绝伦。这时候,再瞧野菊早已不见了踪影;矮草才露新绿;大树枝头还萌着青晕。

种子并没有就此满足,它更加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终于到了秋天,它那曾经开满花朵的茎上长满了许多毛绒绒的小东西,一阵风吹来,这些小东西飞了起来,且越飞越高,眼看它们飞过了大树,飞上了宽广的天宇——种子成功了!它第一次看见.了古朴的乡村,湍急的河流,巍峨的山峦……全世界都惊呆了,原来它是一株美丽的蒲公英。

一个人能在鲜花和掌声的赞美皇取得成功不易;能在别人的讥讽与嘲笑里取得成功更加艰难。心中始终装着鹰一样的翅膀,何愁长空不变成你盘旋的领地?

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1)盈满:

(2)憧憬:

2.文中写野菊、大树、蚯蚓等的言行对刻画种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请你就本文的语言特点,找出一处进行赏析。

句子:

赏析:

4.题目“心中装着一双鹰的翅膀”有什么含义?

5.丑陋的种子最终变成了一株美丽的蒲公英,它一定思绪起伏,感慨万千。请你写一段文字,或抒情,或议论,表达种子的感受。(提示:注意有一定的语言美和思想性,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议论文阅读。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 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 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 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4.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

2.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光先帝遗诏         以物喜

B. 然侍卫之臣不懈内   还旧都

C. 悉以咨             先帝称曰能

D. 可计日待也         不知太守之乐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5.文中表明出师物质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的一首词,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

B. 上阙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 下阙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 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

(听音台)

(1)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

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管。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扣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话吧)

(2)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句出自《________》。

材料二:“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吧,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有,风是热的。”选段中他是 ____________

(说话吧)

(4)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_______; ___________。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