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⑴学而不思则罔。⑵随君直到夜郎西。⑶岐王宅里寻常见。 【解析】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罔”“郎”“岐”等字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富人病且死            (且:将要)    B. 不复有故态(故:原来的)

C. 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何:多么)    D. 斥逐之    (逐:追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A.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B.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C.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D.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3.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B. 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 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D. 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久之,其子丐于途。

⑵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语文”在不同时代中的流变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语文”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醉心欧化”“全盘西化”的一个结果。

“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凭借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国初期,曾把“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结合起来。

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还有“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注)、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

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注释)缀文:写文章,作文。

1.下列对1904年清朝时期“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政府颁布了《奏定中学堂章程》,从此独立开设“语文”这一门学科。

B. “语文”学习内容是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文义、文法及作文。

C. 自“语文”成为独立学科以来,语文教育的形态就有点像简装版“国学”。

D. 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大背景下出现的“语文”,是崇洋媚外的结果。

2.下列对“五四”时期“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民族国家建立,“五四”时期将“国文”改为了“国语”。

B. “五四”时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时兴用社会问题来设置单元。

C. 语文教学废旧立新,虽然具有时代气息,但却忽视了语言训练。

D. 语文表现出思想与技术训练的不平衡,未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

3.下列对建国后“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国初,以语言学和文学的性质不同为依据,将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但这两门学科的教学都存在问题。

B. 文学课和汉语课各行其道,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而汉语课则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养成”。

C. 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因此,将美文背诵下来就可以了,不用对结构、语法进行分析。

D. 文学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语文人文性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由语文工具性决定,语文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 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B. 我们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过几代读者考验的,经过时间老人筛选的中外文学名著。

C. 面对面交谈,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时常与父母聊一聊自己的心事,心结也许就能解开。

D.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